作者:邱大勇
在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波音787机长、航空飞行技术专家裴佩彦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性的技术创新,为民航业安全运行与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兼具飞行实践与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裴佩彦始终致力于将飞行技术底层逻辑与前沿科技相结合,推动飞行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转型,其研发成果已成为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参考。
裴佩彦的职业生涯始于飞行实践,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1998年5月,他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桑福德COMAIR航空学院举行的飞机培训中圆满完成规定的学习计划,获得商业飞行员资格。随后,1998年7月他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西藏航空公司等航司执飞多种机型,积累了丰富的飞行经验,涵盖了高原航线和国际航线的全场景操作。这段长达二十余年的飞行经历,为他后续开展飞行技术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实践视角。他深刻认识到,飞行安全不仅依赖于飞行员个人的操作能力,更需系统性技术支撑与标准化评估体系。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他将航空动力学原理、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开创性地构建了多项飞行安全技术平台。
纵观飞行安全技术创新领域,裴佩彦的贡献具有显著的行业引领性。其中,2022年研发的“飞行数据实时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突破了传统飞行安全监控的滞后性瓶颈,通过实时采集并分析飞行参数,实现了对飞行状态的毫秒级诊断与风险预警。该系统将异常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以上,为航空公司前置化安全管理提供了关键技术工具。2023年问世的“融合气象智能预报的飞行决策优化系统”则进一步解决了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决策的难题,该系统整合多源气象数据与历史飞行案例库,可生成动态优化航路建议,显著降低了天气因素导致的运行风险。这些成果在实际运行中验证了其技术价值——据应用航司统计,相关系统使飞行人为差错率同比下降32%,成为护航民航安全的“数字副驾驶”。
在飞行训练现代化转型的道路上,裴佩彦以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展现了非凡的学术造诣。他敏锐察觉到传统飞行技能评估中主观性过强的痛点,于不久前发表了论文《飞行训练中起飞降落技巧的量化评估体系构建研究》,为航空训练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创新。该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构建了一套科学、客观的量化评估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飞行训练评估依赖主观经验的局限性。其提出的多维度指标框架(如起飞姿态控制、降落对准精度等)为航司和航校提供了标准化训练评估工具,显著提升了飞行训练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成果推动了飞行训练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通过实际验证证明了其在提升飞行安全性和训练效率方面的实用价值,对行业人才培养和安全管理具有深远影响。
作为行业技术领军人物,裴佩彦始终强调“技术赋能安全,创新服务一线”的理念。秉持这一创新思维,他基于20年波音737、空客A330等主流机型的18275小时安全飞行记录,创建了包含"人-机-环协同控制理论"在内的技术标准体系,使可控飞行异常事故征候发生率下降45%。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在授予其安全飞行银质奖章时特别指出:“裴佩彦同志将飞行实践升华为技术创新,其实践对行业安全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从飞行员到飞行技术专家的跨越,裴佩彦用科技创新诠释了当代民航人的使命担当。在他看来,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而技术进步是守护这条生命线的核心力量。面对未来,他正全力攻关“下一代智能飞行辅助系统”项目,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飞行全流程中的应用。正如他在获得“2023新时代中国航空飞行技术领域领军人物”领奖时所言,飞行安全没有终点,唯有持续突破技术边界,才能为民航强国建设夯实根基。这一信念,恰是裴佩彦作为航空飞行技术专家的最好注脚。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