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宋辉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今年计划就如何更好地服务金融保险业、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等问题提出建议。
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
扩大养老金规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继续建设家庭社区与养老机构协调、医疗保健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白涛表示,与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养老需求相比,我国养老保障服务仍存在诸多不足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是养老金储备不足,根据相关机构计算,未来5-10年养老金差距将达到5万亿元至10万亿元;二是养老服务供应短缺,目前每1000名老年人床位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养老从业人员差距超过1000万;第三,养老行业经营不规范,各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不同,参差不齐,影响养老服务体验和养老产业发展。
白涛建议上述不足: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扩大养老金规模。建议放宽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条件,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履行缴费义务”为唯一限制,鼓励更多企业建立年金计划。加快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展到全国,适当提高缴费限额上限,考虑分级税收优惠政策设计,对中低收入人群实行全过程免税优惠。
其次,鼓励和支持社会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业。白涛建议为社会机构提供优惠支持政策,包括保险机构,增加养老设施改造和养老床位补贴;继续引导党、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优先转型为养老机构,通过“公私建设”将养老机构交给专业机构。
同时,指导养老服务业的标准化发展。白涛强调,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建立养老产业准入制度,设定准入门槛,严格审查和持续监督准入机构,避免非法经营和低水平无序竞争。
最后,要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白涛表示,养老人才培训应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优先就业培训、失业培训,发展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建立健全职业技能水平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人员收入保障和就业津贴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供应短缺、质量低、流失率大等问题。
充分发挥保险机制
全力服务农村振兴
近年来,保险业不断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农民”风险保障和财政支持,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实践中,保险业仍面临一些困难和不足,包括加强保险在预防贫困方面的作用、农业相关保险覆盖面不足、农村产业发展保障水平低等。”白涛说。
在这方面,白涛建议完善保险参与反贫困工作的长期机制。各级政府应明确将保险作为保持不大规模反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将保险纳入农村振兴规划,并在政策指导、资金安排、工作协调、数据共享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不稳定的贫困家庭和边缘贫困家庭,政府可以对其参与商业保险提供适当的保费补贴。
在扩大农业保险方面,需要优化支持政策。“一是加强财政补贴,优化补贴机制,扩大全面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面积;二是加强农业保险政策支持的准确性,动态调整省级财政奖励补贴目录,完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奖励补贴分配;三是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种子产业发展保险支持机制,明确资金来源和各方责任,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白涛说。
白涛还建议引导金融保险资源支持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政府与保险、银行等机构的合作,探索更可持续、可复制的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如“银行政府保险”、“订单农业+保险”、“保险+期货”,利用更多的金融资源支持农村产业的发展。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