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鼓励加强中国特色评估体系的应用,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价值规模的作用,将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收入提升和社会贡献与资本市场价值发现规律有机融合,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公司的行业特点和收入规律,客观揭示企业价值,激发并购活力。
◎记者 刘礼文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是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合资产评估集团董事长范树奎准备了《关于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意见》 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提案。
“目前,a股市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登记制度,释放政策红利,增加价值空间,更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显著估值特征。“范树奎认为,应注重完善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体系,促进上市公司全生命周期价值培育体系,丰富中国资本市场估值工具箱,满足并购需求,促进投资价值,促进国有上市公司估值回归,抑制市场估值虚假高风险。
为此,他建议建立市场认可的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体系,完善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价值信息披露质量。“对于上市公司核心资产价值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周期价值严重偏差、重大增减值,根据时间点和持续价值信息披露要求,利用资产评估价值发现功能,结合中国特色评估体系要素,做好企业价值评估,继续披露上市公司价值变化信息,畅通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沟通渠道,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认同。”
范树奎还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可以授权并购“工具箱”,激活上市公司并购的市场活力。在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估值和定价的合理性一直是市场和监管的核心。特别是对于“专业、新”的企业,其价值很难在传统的估值体系下真正体现出来。”
范树奎建议,结合上市公司面临的实际困难,鼓励加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应用,发挥资产评估价值规模功能,有机整合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收入提升和社会贡献,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公司的行业特点和收入规律,客观揭示企业价值,激发并购活力。
作为一名长期与上市公司打交道的行业“老兵”,范树奎还观察到,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PE、PB水平普遍较低,市净率低于1的超过250家,占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20%,主要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行业。
范树奎认为,为了促进上市公司更好地突出价值,特别是为了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价值回归,有必要建立以企业价值为中心的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体系,引导投资者以上市公司内部价值为决策基准,重点关注企业未来价值增长预期,倡导投资绩效,实现企业价值与市场股票表现的有机匹配,提高投资价值,防范波动风险。
在全面注册制度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实现“将选择权交给市场”的目标,完善上市公司的估值体系?范树奎建议,可以建立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估值体系,释放专业、创造性、领先的自然优势,准确把握企业产业特点、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功能,为首次公开发行定价提供价值依据,引导资源配置高质量、高增长的企业。“即在市场定价过程中,充分发挥资产评估价值判断的专业作用,匹配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逻辑模型,找到企业价值中心,巩固价值信息基础。范树奎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资产评估集团董事长 范树奎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