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雨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武总经理胡望明表示:“作为政协委员,我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宝武、中国钢铁行业和广大工业工人。”。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会议上,他更加关注国家碳中和冶金创新平台建设、现代工业工人技能转型等问题。
建设国家级碳中和冶金创新平台
目前,促进低碳技术革命和产业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广泛共识。钢铁企业加快了低碳冶金技术的研发,促进了低碳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胡王明承认,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推进,抓住低碳技术的制高点,加快原低碳技术的持续突破,形成符合中国钢铁行业实际情况的碳中和解决方案。
“为此,中国宝武建立了低碳冶金技术创新的合作平台,发起了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建设了低碳冶金创新中心。”胡王明表示,鉴于当前低碳冶金技术创新投资分散,建议依托行业领先企业,建设国家碳中和冶金创新平台,开辟绿色审批渠道,帮助低碳冶金技术成果转化。
胡望明表示,中国宝武勇当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长,绿色低碳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年来,我国宝武低碳冶金技术取得突破,投入全球首个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固体燃料消耗下降约30%,碳减排超过20%;稳步推进湛江钢铁氢基竖炉、新疆巴州钢铁绿色短工程等碳中和示范工厂建设。以“三治四化”为出发点,加强绿色环保治理,打造了一批工厂与城市钢厂融合的示范。
加快工业工人技能转型
胡王明作为全国总工会委员和钢铁工人,认为加快工业工人技能转型和能力素质提高,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业工人团队包含了最深刻、最坚实的发展力量,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们来经营企业。”胡王明建议,帮助工业工人技能转型,提高工业工人能力,进一步优化技能转型路径,出台技能人才评价标准等积极指导政策,完善技能转型体系。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宝武围绕打造世界级伟大企业的战略目标,打造了一支适应集团发展战略的人才队伍,大力推进“操作、检查、维护、调整”一般人才培养。
胡望明说:“通过个人、企业、行业和国家各级的共同努力,优秀的熟练工匠和大国工匠将继续涌现,新时代的工业工人将聚集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雄伟力量中。”。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