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600212 证券简称:绿能慧充 编号:临2023-023
绿色能源汇充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公告
公司董事会和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录、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人和连带责任。
2023年5月19日,绿能汇充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绿能汇充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以下简称《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3]0566号)。公司逐项认真核实了《监管工作函》中列出的问题,现就《监管工作函》中的相关问题作出如下说明和解释:
问题1
绿能汇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能技术)的经营情况。2022年1月4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以8300万元收购绿能技术100%股权的议案。2022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2.95%。近三年来,绿能技术的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4月21日,公司披露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结合2023-2025年营业收入设定触发目标。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24.35%,主要成本为材料,占80%以上。
(1)要求公司补充绿色能源技术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进一步说明业绩快速增长的原因;(2)结合绿色能源技术产能利用率、手头订单量和后续规划,补充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的合理性;(3)要求公司比较同一行业的公司情况列表,说明毛利率的范围;列出与前五名供应商的沟通和结算周期,说明是否更依赖供应商;(4)公司存货总规模达到7619万元。库存货物2594万元,主要为971个充电桩,原料3006万元。其中,库存商品2594万元,主要为971个充电桩,原材料3006万元。请说明库存规模大的原因,以及库存减值的计算依据;(5)收购绿色能源技术5059万元,公司认为今年没有减值,请补充评价假设和识别依据。
【回复】:
1、绿色能源技术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以及业绩快速增长的原因
绿能汇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近三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
注:2022年,由于上半年原材料价格波动上涨,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下半年,为了应对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迅速扩大了团队人员,特别是增加了销售和研发投资,成本增长较高,2022年经营业绩略有损失。绿色能源技术于2023年第一季度获利。
1、下游需求爆发,行业快速增长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碳中和、碳高峰”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在政策刺激和技术进步的双重积极影响下进入了快速增长周期,充电桩市场也迅速扩张。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2021年,中国新增充电基础设施93.6万台,比2020年增长193%,其中新增公共充电基础设施34万台,比2020年增长89.9%。2022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增长91.6%,私人充电桩增量同比增长225.5%。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521.0万台,同比增长99.1%。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车桩比为2.5:1;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桩增量比为2.7:1。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充电桩数量的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数将达到958.4万台,中国充电桩数量将同比增长80%以上。
2、公司产品类型覆盖全面,营销网络遍布全国
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公司独立开发了各种产品系列,涵盖充电设备、储能产品、运营平台等。特别是充电设备,公司已经实现了全行业应用场景的全系列产品。公司营销网络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全国主要省市,在华中、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六个区域设立了营销服务中心,业务遍布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欧盟、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产品质量稳定,定制服务灵活,与众多知名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
3、上市公司授权,进一步提升业务潜力和品牌形象
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授权、整合协调和财务资源共享,保持和加强绿色技术业务团队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绿色技术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激发绿色技术的业务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品牌宣传,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公司业务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公司继续扩大设备生产线,快速提高生产和销售能力
公司西安R&D生产基地于2020年投产。随着产能的逐步提高,业务规模也在扩大。2022年初,公司四川南充R&D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运营。一期建设6条设备生产线,公司整体产能规模大幅提升,为公司扩大销售规模做好了准备。
综上所述,2022年绿能技术收入同比增长77%,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4%,业绩规模快速增长。业绩增长既符合行业发展特点,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二、结合绿能技术产能利用率、手工订单量及后续规划,说明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的合理性
2023年4月21日,公司披露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权激励绩效考核目标为未来三年营业收入6亿、10亿、19亿。绩效目标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市场竞争、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等相关因素。
1、目前,公司拥有陕西西安研发生产基地、四川南充研发生产基地两个研发生产基地。生产面积约28000的西安基地㎡,建有2条充电设备生产线,年设计产能约2亿元;南充基地,生产面积约1.5万㎡,一期建设有6条充电设备生产线,年设计产能约6亿元,西安、南充研发生产基地总设计产能8亿元以上。根据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逐步增加了生产线人员的配置。根据实际产能配置,公司2022年产能利用率达到82.29%。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公司将继续扩大生产线人员配置。在总设计产能的基础上,公司业绩规模仍有较大的扩张空间。
2、2023年第一季度,绿能技术营业收入8.840.60万元,同比增长257%。截至2023年4月底,公司已签订2.08亿元在手订单,签订2.27亿元国内框架协议,海外框架协议约2亿美元。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一季度是行业淡季,下半年是业务高峰。2023年的营业收入目标从目前的业绩数据、在手订单和现有产能来看是合理的。
3、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数量达到4.17亿辆,汽车数量达到3.19亿辆,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1.31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数量达到1.045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22年底,国内存量车桩比为2.5:1.2022年增量车桩比为2.7:1.公共充电领域的桩比约为7:1,按照1:在车桩比例相关规划中,我国充电桩建设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4、为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计划在2023年增加陕西丰东研发生产基地。丰东研发生产基地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丰东新城普洛斯丰东工业园区,建筑面积约2.4万㎡,生产区面积约200000㎡,计划建设14条充电产品线,5条PACK和储能产品线,预计年产能21亿元,加上现有生产基地的产能,预计公司2024年整体产能将超过30亿元。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公司将及时扩大生产基地,为长期战略发展做好产能储备。
综上所述,从公司产能储备、销售订单、行业发展前景和后续规划来看,公司股权激励设定的2023-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是合理的。
三、。同行业公司毛利率水平和公司范围划分,列出前五大供应商交易和结算周期,表明公司不依赖供应商
1、 公司2022年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24.35%,其中充电桩销售毛利率为27.62%,同行业公司毛利率如下:
■
与上述同行业公司毛利率相比,公司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24.35%,充电桩销售毛利率为27.62%,属于同行业中上水平,略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26.08%。
2、2022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的往来及结算周期如下:
■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均为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占58.73%,单个供应商占16.18%,供应商分散,前四大供应商账期为90天,公司采购资金支付周期压力较小。截至2022年底,公司对上述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均处于正常结算周期。因此,公司不依赖供应商。
4、结合产品生产规划、周期和库存周转率,说明库存规模大的原因,以及未计提库存减值的计算依据
1、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101天。
2022年,公司生产7、834台充电桩设备,销售7、214台,月均销售656台,年底库存971台,发货233台,约1.84个月。
2022年,公司销售充电桩设备业务的材料成本为15030.91万元,月平均材料成本为1366.45万元,2022年底原材料、产品及委外加工材料共421.32万元,约3.1个月。
综上所述,2022年公司库存总额为7619.40万元,其中库存货物和发货货物总额为33.23.50万元,为1.84个月,原材料、产品及外包加工材料总额约为3.1个月,略低于年平均库存周转天数101天,规模合理。
2、2022年底,公司对库存进行了全面盘点,以库存可变性净值为测量依据进行了减值试验。库存商品以同型号产品在售价格为可变性净值计算依据,原材料以年底市场采购价格为可变性净值计算依据,未发现库存减值迹象。因此,库存在年底没有减值计提。
五、公司商誉未减值的评估假设和认定依据
2022年底,公司聘请评估机构中京民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收购绿能技术产生的商誉进行商誉减值测试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北京民信评估报告》(2023)第183号。评估对象为绿能汇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与商誉相关资产组的价值,评估范围为绿能汇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与商誉相关资产组对应的经营资产。商誉减值评估测试的具体假设和主要参数如下:
1、商誉减值评估试验的主要评估假设如下:
1) 假设未来评估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编制本评估报告时采用的会计政策在重要方面基本一致;
2) 假设评估基准在现有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评估单位的经营范围和模式与当前一致;
3) 被评估单位不改变经营方向,资产组经营稳定,可实现对未来收入的预测;
4) 假设经济寿命期内的年收入和支出发生在年底;
5) 假设客户及被评估企业提供的基本资料和财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
6) 假设被评估单位未来可以继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享受所得税优惠。
2、商誉减值测试评估的主要参数和鉴定依据如下: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和《会计监管风险提示8号商誉减值》的规定,公司每年终于对上述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在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了商誉减值测试的相关信息。2022年公司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相关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进行评估,并参照专业评估机构的意见,仔细评估商誉是否减值。商誉减值试验采用收益法,估算企业自由现金流量,选择适当的折现率,找出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现金流=息税前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变动。根据收益率与折现率口径一致的原则,评估收益率口径为与商誉相关资产组的现金流量,折现率(r)选择加权平均资产回报率,即税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前WACC)。
公司采用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方法确定资产组的可回收价值。商誉减值测试选择的主要参数包括营业收入预测期增长率、毛利率、折现率等。具体情况的合理性分析如下:
a) 收入预测期增长率: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520万台,同比增长近100%。根据行业数据,工业证券预计,2022-2025年国内充电桩市场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69%。预计2023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同比增长80%以上。根据上述行业情况和公司发展计划,评估机构假设2023年公司充电桩业务销售增长率为80%,2024年至2027年销售增长率分别为40%、40%、30%、2027年以后,每年的水平保持不变。
b) 毛利率:绿色能源回族充电桩产品依靠产品设计的溢价能力和良好的市场客户声誉,行业价格处于中高水平。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未来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评估机构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假设2022年公司未来产品毛利率略有下降,销售充电桩毛利率为24%-27%,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2%-23%。
c)折现率:根据收入与折现率口径一致的原则,评估收入口径为与合并商誉相关的资产组的净现金流,折现率选择加权平均资产回报率,即税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前WACC)。
公式:WACC税前=税后WACC÷(1-T)
其中,
股权资本成本Ke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确定。
Ke = Rf+β× MRP+Rc
Rf:无风险报酬率;
β:企业风险系数;
MRP:市场风险超额回报率;
Rc:具体风险调整系数的企业。
Ke=Rf+β×MRP+Rc=2.98%+0.9508×6.73%+3%=12.38%
债务资本成本KD实际上是被评估企业的预期债权投资回报率,即债权投资者投资于被评估企业的预期投资回报率。鉴于目前银行5年以上长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基本反映债权投资回报率,本次评估以5年以上长期贷款基准利率为债务资本成本KD。
税后WACC=Ke×E/(D+E)+Kd×D/(D+E)×(1-T)=11.22%
税前WACC=WACC/(1-T)=11.22%/(1-15%)=13.20%
综上所述,商誉减值试验的具体过程是谨慎的。商誉减值试验结果显示,报告期内因收购绿色能源技术而形成的商誉未减值。
问题2
公司业绩季度波动。公司 2022 年度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营业收入分别在四个季度实现 4,417 万元、7,427 万元、5,282 万元、1.15 扣除非净利润分别为-718亿元 万元、-756 万元、-1,317 万元、-7,792 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 703 万元,-431万元,3,117 万元、-5,144 公司第四季度末计提减值准备 7,146万元。请公司:(1)区分业务类别,进一步列出和解释各业务的季度波动和合理性;(2)补充说明非净利润扣除与营业收入不匹配的原因,年底统一计提减值准备的考虑和合理性;(3)结合采购销售模式、结算周期和付款,说明现金流波动较大。
【回复】:
1.区分业务类别,进一步列出和解释每个业务的季度波动和合理性
公司业务主要分为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和热电业务。其中,公司热电业务相关资产集团于2022年4月完成了对外销售。2022年各业务类别的营业收入如下:
单位:万元
■
1、热电业务季度波动合理性
公司热电业务是以上游钢铁、焦化企业废气为原料的综合利用和发电。截至2022年4月25日,公司热电业务资产组交付已完成,业务不再有业绩贡献。
2、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季度波动合理
公司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主要经营铁路专用线和货场,铁路全线长达 13 公里,主要为江泉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由于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具有明显的区域运营和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因此有可能受到个别客户的影响。
2022年,受工业园区经营环境变化影响,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收入季度波动较大。第二季度,由于临沂中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重大客户的业务变化,其运输量大幅下降,导致公司第二季度铁路业务业绩大幅下降。公司积极拓展新业务,第四季度相关业务收入1316.53万元,因中标新客户的车辆装卸运输业务。
3、新能源充电和储能业务季度波动合理
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由子公司绿色能源充电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绿色能源技术是集充电、储能、微电网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充电平台和能源管理平台为一体的新能源生态服务提供商,业务部门利润主要来自充电桩业务。
绿色能源技术所在的充电桩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由于地方政府的市政建设规划和财政资金使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受充电站审批程序和补贴政策的影响,充电桩企业下半年的收入实现通常明显好于上半年。2022年下半年,绿能技术收入1.48亿元,比2022年上半年0.89亿元增长66.16%,与行业特点一致。
二、补充说明扣除非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不匹配的原因,年底统一计提减值准备的考虑和合理性
1、扣除非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不匹配的原因
与第1-3季度数据相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0元,791.87万元,与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1514.51万元不匹配。公司第四季度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年底计提了大额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和大额费用。扣除这些事项的影响后,第四季度非净利润为-298.93万元。减值损失和大额费用的具体细节如下:
(1)客户临沂中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和临沂中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重组,分别计提大额减值准备,共计2.961.46万元;
(2)年底对铁路资产进行减值试验,根据评估计算结果计提铁路相关资产减值损失3259.95万元;
(3)年末计提全年奖金487.3万元;
(4)年底计提预计负债-维修费217.13万元。
扣除上述影响项目后,2022年季度营业收入和非净利润如下:
■
如上表所示,2022年扣除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年终奖金和预期负债后,季度非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2、年底统一计提减值准备的考虑和合理性
(1)2022年1-4季度,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16.51万元、352.70万元、1.67万元和3.497.96万元。第四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原因如下:
2023年1月6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2023),裁定接受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案件。2023年2月28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华盛江泉集团等48家公司实质性合并重组。临沂中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和临沂中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华盛江泉集团等48家公司实质性合并重组案中的两家。
根据临沂中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和临沂中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具的《情况说明》,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债务赔偿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公司预计相关债权赔偿率为10%,从而计提2000元的信用减值损失。
(2)2022年1-4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00元、9.22万元、0.00元和3.290.55万元。第四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大幅计提的原因如下:
由于工业园区经营环境的变化,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运量减少,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经营亏损。年底对铁路相关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资产减值损失按评估测试结果计提3259.95万元。
三、结合采销模式、结算周期、收款情况,说明现金流波动性较大的原因
1、公司2022年每季度的营业收入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季度列示如下:
单位:万元
■
2、现金流量净波动分析
公司2022年各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波动较大,与公司业务季节性、销售收款周期、采购周期及结算方式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主要新能源业务收入回收周期平均为半年以上。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销售回收金额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收入金额基本匹配,销售回收与销售账户期基本一致。
公司在采购支付模式中有现金结算和银行承兑汇票开具相结合的模式。银行票据的开具和支付是采购支付现金波动的重要原因。第三季度,公司采购支付开始增加原现金结算方式中银行承兑票据的结算比例。第三季度,公司发行了3287.38万元的应付承兑票据,减少了当前采购现金流出,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第四季度,大额采购资金集中支付,其中第二、第三季度发行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支付,汇款3.387.53万元,导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减少。
综上所述,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波动主要是由采购支付现金结算周期和方式的变化引起的,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一致。
问题3
计提减值准备及相关业务处理。由于工业园区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的铁路运输业务遭受了巨大损失,并计提了大量资产减值准备。公司因出售热电业务而形成其他应收款项 3,857 万元。请公司:(1)补充说明铁路业务的现状和主要数据,后续是否有进一步处置铁路资产的安排;(2)补充披露这部分款项的收款安排,是否有未按约定履行的情况和减值迹象;(3)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达到 1.92 1亿元,前五名欠款人的期末金额仅为 4,371 万元,仅占22.77%。请补充说明应收账款规模的合理性,结合业务发展模式和收款周期,说明大量小额应收账款是否符合行业惯例;(4)临沂中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年度财务报表的新主体,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592万元,坏账准备1433万元;预付款1354万元,坏账1218万元。请补充说明与公司的业务往来、上述资金产生的背景以及坏账准备金额的准确性。(5)公司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为1.33亿元,主要为1.25亿元。请补充说明产生的背景和支付安排。
【回复】:
一、铁路业务的现状及主要数据,后续是否有进一步处置铁路资产的安排。
1、铁路业务的现状及主要数据
公司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主要为江泉工业园区及周边钢铁、焦化等企业提供铁路运输服务。随着江泉工业园区的整体搬迁,铁路运输业务量大幅下降。公司积极利用原有资源和资产拓展铁路运输周边业务,如利用公司货场为园区外其他客户提供仓储服务,利用装卸车辆为园区外其他客户提供装卸服务。2023年第一季度,仓储装卸收入为574.53万元,占铁路专用线运输的比例业务收入的55.65%,这部分新业务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023年第一季度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主要数据
单位:万元
■
注:铁路分公司与公司总部之间的往来款已从负债总额中扣除
2、后续铁路资产安排
由于江泉工业园区企业搬迁,原铁路运输业务量显著减少,虽然公司正在积极探索现有资源、资产扩大仓储装卸服务等新的配套业务,但业务规模小,未来可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加上铁路运输业务折旧摊销成本高,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主营业务已于2022年转型为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未来将继续关注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的业务布局,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密切关注铁路专用线运输业务的整体运营,如持续亏损,公司从长期战略的角度不排除铁路资产剥离的可能性,如开始相关工作,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二、补充披露这部分款项的收款安排,是否有未按约定履行的情况和减值迹象。
根据《山东江泉实业有限公司与临沂旭源投资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销售协议》第二条关于交易价款支付方式的约定,销售热电业务的款项分为两次:销售协议生效后10天内(2022年4月22日前),临沂旭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沂旭源)支付交易价款的51%,即人民币4,054.50万元;剩余49%,即人民币3.895.5万元,自资产交付之日起12个月内支付。2022年4月25日,公司与临沂旭源完成了热电业务相关资产负债的清点、审核、核对和交付,并签署了《资产交付确认书》。
2022年4月22日,临沂旭源向公司支付第一笔款项3.143.56万元,其中转让价格为4.054.50万元,标的资产对甲方的债权总额为910.94万元。2022年底,公司应收临沂旭远热电业务资产转让款余额3692.79万元,计提减值准备184.64万元。截至2023年4月27日,临沂旭远已按照《重大资产销售协议》约定支付剩余款项,未按约定履行。截至本回复发布之日,公司无应收临沂旭源资金,无减值损失。
3、应收账款规模的合理性,结合业务发展模式和收款周期,说明大量小额应收账款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2022年底,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9208.94万元,其中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为17761.32万元,占总应收账款的92.46%。
2022年下半年,公司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营业收入14831.00万元,新增应收账款16759.03万元,客户平均结算周期约6个月。2022年底,公司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应收账款余额与2022年下半年营业收入规模相匹配。截至2023年5月底,符合公司收款周期的特点。
公司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由于2022年下游站运营市场分散,行业采购规模较小的客户较多,2022年公司存在大量小额应收账款,符合行业惯例。
四、与中盛金属的业务往来,以上资金产生的背景,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准确性。
1、与中盛金属的业务往来,上述资金的背景
2022年底,公司对中盛金属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1591.70万元,其他应收账款余额为1353.58万元,其中应收账款为应收铁路运输费,其他应收账款为应收账款。
自2018年12月起,公司向临沂中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盛金属”)销售电力和蒸汽,并提供铁路运输服务。2022年,公司为中盛金属提供从中盛金属原料货场到日照港、岚山港、岚桥港的货物铁路运输服务。由于公司铁路专用线长度为13公里,公司需要与国铁共同完成运输服务。根据公司与中盛金属签订的2022年铁路运输协议,国铁运输费用由公司预付。公司将自有铁路专用线部分的运输费用确认为营业收入,计入应收账款,中盛金属预付的国铁运费计入其他应收账款。
2、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的准确性
2023年2月,中盛金属进入合并重组程序。2023年2月28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2023),裁定包括中盛金属在内的48家公司实质性合并重组,并指定实质性合并重组案件经理。2023年3月28日,公司向管理人申报中盛金属应收债权。根据2023年4月20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管理人正在加快收集中盛金属应收账款,处置存货资产。同时,中盛金属还向公司发布了《情况说明》。
公司综合考虑了中盛金属的财务状况和重组流程,并参照上海凤凰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负责公司债权申报业务。据估计,中盛金属对公司债务的偿还率约为10%。2022年底,公司按90%的应收中盛金属资金计提坏账准备,计提1433万元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坏账准备1218万元坏账准备。
综上所述,2022年底,公司对应收中盛金属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谨慎合理。
五、其他应付背景及支付安排
2022年底,公司其他应付款余额为1.25亿元,主要为1.23亿元。2022年,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主营业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司自有资金无法满足新业务的快速增长需求。因此,公司多次向控股股东等关联方借款,具体细节如下:
单位:万元
■
2022年,公司完成了主营业务向新能源充电储能业务的转型。2023-2025年的战略绩效目标已经确定。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自身的现金流将逐步改善。公司将根据现金流和业务发展资金的需求,逐步归还上述关联方的欠款。
特此公告。
绿色能源汇充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〇二三年六月三日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