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编写 匡继雄
近些年,上市公司在管理体制、治理模式、整治实效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除开现行政策的驱动外,还和投资人促进、公司国际交流与国外投资相关。
经营之道融绿CEO张睿接受证券日报编写采访时说,近些年,伴随着风险投资机构对尽职管理方法和积极所有权高度重视,更多投资者对所投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改善规定,从而减少经营风险,从而促进了企业的管理体制改善。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ESG研究总监马宗明接受证券日报编写采访时说,伴随着ESG投资方法的兴起,投资人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治理实践活动,对公司治理结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也由下而上地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升。
马宗明还提到,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交流和国外投资对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国家标准连接,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上市公司逐渐更多的参考国际贸易公司整治标准及良好实践。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国外投资与合作,必须符合当地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这也推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化。
以上权威专家还强调,尽管A股企业整体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建设成效明显,但仍存在独董岗位职责并未充分运用、中小投资者维护不够、管理决策不足全透明等薄弱点,应从优化政策、提升内外部监督、提高清晰度、塑造整治文化艺术、提升治理自觉性、提升投资者保护、高度重视ESG实践活动等7大领域进行优化改善。
张睿强调,优化政策需保证管控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强化监督检查主要是对公司治理结构增加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对违规操作增加打击力度;提高清晰度必须通过政策及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公司治理结构信息的全方位详细公布;塑造整治文化领域,必须企业在各个层面,包含董监高、中层管理者和职工中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于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担当。
马宗明觉得,在优化政策层面,整治现行政策应包含公司治理、决策流程、信息公开、风险管控等各个方面,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另外还应激励创新和协调能力,容许结合公司自身优势和市场情况,制订适合自己治理机制。
在提升自觉性层面,保证独董具备足够的自觉性和专业能力,不要和企业产生利益输送,可以独立行使岗位职责。
在提升投资者保护层面,必须颁布大量对于债权人权益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包含股东会、选举权、分红权等多个方面,确立投资人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投资人可以平等地获得信息,参加公司治理结构。
在ESG实践活动层面,上市企业应先ESG列入公司治理结构中,制订ESG有关管理战略,在生态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和良好治理等层面做出不断努力。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