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全国政协委员、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加强中国制造业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全球化探索,突出中国制造业的使命和责任。”。
建立全球产业链布局思维
王来春告诉记者,对于精密制造业来说,没有新产品,只有新工艺。因此,创新主要集中在工艺的升级迭代上,工艺创新包括设备、材料、产品实现等不同的细分类别。
王来春建议充分发挥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加强基础材料、工艺、工艺等领域的研发创新,解决“颈”问题,弥补不足,实现核心技术领域的高水平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
在她看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头雁”效应。龙头企业在推动重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优质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建议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快培育和扩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制造支柱产业。同时,作为“链主”企业,要充分发挥产业链的核心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责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同时巩固核心技术能力。”王来春说。
目前,推进中国制造业全球化布局是实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王来春建议大力支持中国制造业建立全球产业链布局思维,提高企业国际协调运营能力,积极拓展海外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促进国内外产业链的相互促进和深度整合。
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
自成立以来,立讯精密近20年的发展历程让王来春深刻感受到,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二字。
立讯精密将R&D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继续坚持对R&D技术的大力投入。多年来,公司的R&D投资一直在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立讯精密近十年R&D总投资超过290亿元。
王来春说:“只有注重创新,才能在核心技术面前主动,避免‘卡脖子’的风险,企业未来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加踏实。”。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启动了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接下来,王来春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有了明确的想法。
王来春说:“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引擎。”。
王来春认为,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制造企业应做以下两点:一是注重主营业务,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加强主营业务,继续培育稳定的主营业务前瞻性产业,为企业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遵循市场规律,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开展有效、高质量的创新,减少创新的盲目性,从根本上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使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成长的“推动者”。
王来春表示,未来,立讯精准将进一步落实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相关要求,积极与资本市场对接,通过增加研发创新投资,提升公司在基础材料、工艺、工艺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做大做强
“民营制造企业是中国制造业体系中具有活力和活力的重要力量,也肩负着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的重要责任,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者和创新驱动力的推动者。”王来春说。
王来春表示,能够做大做强的企业与时俱进。人们常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许多优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这些优秀企业的引导下,小而精、专、新的中小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王来春告诉记者,今天,随着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迅速消退,新一轮市场红利开始释放,这是最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时间”;国家制定的战略规划是最具驱动力的“势头”。时间与势头的更深层次融合将为市场孕育无数的商机。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