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立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发布以来,加快产业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促进氢能产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冬奥会、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和各种综合示范,重点区域产业链布局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呈现积极趋势。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告诉《上海证券报》。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会议上,他的建议重点是促进氢能产业的绿色和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明确了氢能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
“然而,目前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仍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支持。分布式清洁氢源供应项目建设仍有待突破,氢能综合应用推广支持不足,氢能供应体系和氢交易平台尚未形成 。"姚锦龙说。
在这方面,姚金龙建议引导传统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与传统能源产业耦合发展,鼓励煤炭、焦炭、钢铁、化工企业共同推进焦炉煤气氢运输加氢站网络核心设备制造氢示范应用产业链闭环,促进矿山、化工园区、城市配送、通勤开放氢示范路线,鼓励企业开展氢零碳园区和分布式热电供应示范应用。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推广主要集中在高度市场化的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物流车辆优先政策尚未发布,综合车辆推广早期基础设施匹配和燃料供应稳定性,燃料电池商用车与传统汽车和柴油车辆在商用车市场应用中没有优势,导致进一步推广受阻。
“建议选择适合燃料电池车辆推广的关键领域,通过实施车辆优先政策给予适当的激励指导,提高终端用户的经济使用,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通过项目补贴加快氢能在工业、发电、储能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和推广。”姚金龙说。
“交通领域的终端应用正在加快市场氢规模,促进附近配套终端氢场景分布式清洁氢供应项目建设,建设安全可靠、清洁多样化的氢供应保障体系,支持氢大规模应用推广和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姚金龙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广东、山东等地试点突破化工园区清洁氢制备供应项目的限制,但总体而言,大多数地方氢制备项目仅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需要在化工园区建设,限制了分布式清洁氢供应项目的建设。
姚金龙建议,借鉴国外成熟实践和部分地区试点经验,按照宽容谨慎的原则,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鼓励先进氢项目,突破化工园区分布式清洁氢项目空间限制,促进附近清洁氢供应保障。
姚金龙还建议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促进政策模式创新,加强重点项目协调,建立氢能综合应用示范专项资金,建设国家氢能技术和产业创新平台,重点关注氢能材料、部件、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独立工程,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同时,积极提前布局卡,培育氢交易市场的基本工作,包括绿氢相关减碳方法、检测认证能力、储运交付网络、定价机制等,完善为氢行业服务的碳交易机制,形成氢碳资产的有效供应。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