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南针的发明为人类指明方向,到工业革命时期精密仪表的诞生,感知与测量始终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石。进入21世纪,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的“神经末梢”,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数字时代的深度与广度。在这片技术革新的浪潮中,中国传感器专家张健,以近二十载的执着耕耘,将“创新不渝,追求卓越”刻入事业的基因,引领国产智能传感技术迈向世界前沿。
从拓荒者到掌舵者:扎根传感器研究近20载春秋
乘着新世纪的开端,张健怀揣着对传感技术的热忱,在上海创立了森创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业维艰,他既要带领团队在技术无人区开疆拓土,又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生机。张健坦言:“那段日子,国产高端传感器的空白,就是我们奋斗的全部意义,眼中除了产品图纸、技术构架和市场反馈,再无暇他顾。”正是这份专注与坚韧,让森创电子从单一的研发销售起步,逐步将业务向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产品制造与系统解决方案等方向拓展,并渐渐成为行业标杆。2017年,张健再次拓展公司的业务版图,创立上海盟希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自此,两家公司便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了更为完善的智能传感技术生态链。张健也通过这近20年的风雨兼程,完成了从行业拓荒者到产业掌舵者的蜕变。
创新驱动:定义智能感知的“中国方案”
张健的科研之路,以解决产业痛点、突破技术瓶颈为鲜明导向。2020年4月9日,其原创的技术成果“可智能自适应的感知芯片设计方案优化管理系统”正式发布,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该系统创新性地将智能算法深度嵌入芯片设计前端,实现了对复杂感知芯片设计参数的多维度动态评估与自主优化。许多专业人士评价:“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顾问,显著缩短了高性能传感芯片的研发周期,降低了试错成本,让定制化芯片开发服务变得高效。”
面对极端环境下传统传感器易失效这一全球性行业发展难题,张健再次领衔技术攻关。2023年,其自主研发的“基于极端环境参数的传感器管理与调试系统V1.0”横空出世。该系统拥有超强的环境耐受性硬件平台,其核心部分还构建了一套智能自适应的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与参数动态补偿机制。当传感器在严苛工况下出现明显的性能漂移或露出潜在故障迹象时,系统能及时分析海量环境与运行数据,精准定位问题,并自动输出校准参数调整传感器的工作模式,确保感知数据持续可靠。正是这一具有重要行业突破性的成果,助力张健荣膺“2023年度智慧传感器创新成果”大奖。
实至名归:荣誉见证卓越贡献
持续取得技术突破,让张健的产业价值更加明显,其行业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24年2月,其专业造诣与行业贡献获国家级平台认可,正式受聘担任华夏双创研究院制造业统计分析研究所理事,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智囊力量。同年4月,他荣登“2024中国数字生态英雄榜”,获评“传感器技术发展杰出人物”。评委会向他给予了高度赞誉:“张健先生以其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和扎实的产业化能力,显著提升了中国智能传感器在复杂场景下的适应能力与可靠性,为增强数字生态的底层感知能力提供了‘中国强度’。”
笃行致远:传感之路永不停歇
近二十年的创业与科研生涯,让岁月在张健身上留下了奋斗的痕迹,却未曾磨灭他眼中对技术创新的炽热光芒。荣誉等身,他视之为前行动力而非终点站台。“传感器是数字世界的基石,更是大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张健在近期一次行业论坛活动上表示,“从工业物联网到智能技术,从智慧城市到空天探索,感知的精度、智能与可靠性决定了系统的高度。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
前瞻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宽广的产业视野、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张健以其卓越的实践,深刻诠释了当代中国科技企业家的担当与情怀。如今,站在华夏双创研究院的新平台上,他正以更宏阔的视角,推动智能传感技术与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我们相信,这位传感领域的领航者,必将持续突破边界,引领中国智能感知技术驶向更为壮阔的深蓝,为夯实数字中国的感知根基再立时代新功!(李明 )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