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苑
财政部部长刘坤表示,今年要加强财政宏观调控,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确保财政可持续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性。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强效率。刘坤表示,加强是为了适度加强财政政策扩张,提高效率是为了提高政策效率。
经济复苏将推动财政收入的增加
对于今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刘坤综合分析判断,今年的经济预计将整体复苏,主要体现在两个因素上:一是经济复苏将推动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去年实施退税,去年基数相应较低。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为财政收入的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
他提到,从财政支出的角度来看,科技研究、农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支出刚性增加,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薄弱环节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三保”能力,转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的努力。
刘坤还从土地出让收入、债务集中到期压力、地方财政平衡三个方面回应了社会关注。
刘坤表示,从全国地方政府基金预算来看,部分收入转入一般公共预算,约占地方政府基金预算的15%。虽然去年有所下降,但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影响是可控的。
关于债务问题,刘坤认为,去年中国法定债务的负债率约为50%,在世界和经济界都相对较低。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分布不均,部分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财政部敦促有关地方认真承担主要责任,解决政府债务风险,牢牢把握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刘坤说,大约40%的地方财政资源来自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央政府的地方转移支付年均增长了9.3%,比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6.8个百分点,有效地弥补了同级收入的不足。从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来看,过去三年地方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达到3.4%,因此地方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但也处于总量增长状态。
尽快研究和明确各项税费支持政策
去年,我国减税降费超过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表示,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仍将在帮助企业救助和稳定经济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朱忠明透露,财政部将全面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救助企业的需要,尽快研究明确的政策,特别注意实施的有效性,促进“水深鱼”和“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的形成。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推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安排14.6万亿元。
其中,2022年新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包括预算安排和依法振兴专项债券限额空间,支持约3万个重点项目建设。
财政部副部长徐宏才表示,财政部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合理安排专项债券规模,确保政府投资不减少,更好地发挥“四两千斤”的驱动作用。具体配额的安排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披露。
“2023年,我们将在重点支持现有11个领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扩大资金投入领域和项目资金范围,继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驱动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徐洪才说。
徐宏才表示,财政部门将全面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更好地发挥消费基本作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升级:一是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人们有钱消费;二是支持增加适销售商品供应,让人们愿意消费;三是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方便人们消费。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