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
□ 加快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的布局
□ 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道路交通试点
□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支持“专业化、特新化”企业加快上市
◎记者 李雁争
2022年,所有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27.7%;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量多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在昨天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长金壮龙用一组数据介绍了中国新工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其次,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努力稳步增长,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扎实推进新型产业化。
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和连续措施将落实
金壮龙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开通5G基站231万个;全国数据中心标准机架650多万,计算能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6%,数字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7%。2022年,软件行业收入超过10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类别,240个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成就也体现在工业体系更加完善、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领域创新成果等方面。
金壮龙表示,目前,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取得了快速进展,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得到了深入调整。中国正处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巩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
其次,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促进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实施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和连续措施。重点稳定重点产业,在重点地区发挥作用。
鼓励各地加快未来产业布局
在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面,金壮龙表示,未来产业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机遇,引领发展的重要起点。
金壮龙说:“我们将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全面推进6G技术的研发。我们还鼓励地方政府先尝试,加快未来产业的布局。”。
为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重点关注智能网络汽车和5G、不断丰富和拓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的新应用场景。
今年将加快实施多项支持智能网络汽车发展的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启动智能网络汽车准入和道路交通试点,加快5G道路协调技术的应用,促进电气化和智能网络的协调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协调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全局性工作。继续培育创新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国际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围绕技术突破、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努力。
辛国斌说:“根据研究判断,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生产销售将实现稳定增长。”。
支持“专业化、特新化”企业加快上市
在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好,培育更多“专业化、特新化”的中小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
金壮龙说:“下一步,我们将促进产融合作。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支持‘专业化、特新化’企业加快上市。”。
数据显示,我国培育了7万多家“专业化、特新化”中小企业,其中专业化、特新化、“小巨人”企业8997家。在资本市场,去年新上市企业中,“专业化、特新化”中小企业占59%,“专业化、特新化”中小企业1300多家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
金壮龙说:“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深耕细作,充分体现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点。”。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加大培育力度,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项目,力争今年全国8万多家“专业化、新化”中小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规划培育约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主导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合发展。
金壮龙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两个不动摇”,重视管理和服务,同时帮助和发展,加强政策效益、服务效益、环境活动和创新,促进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