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雪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部署了8个重点项目,安排了26个建设项目。建议到2025年,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显著提高中医药防治水平,显著提高中西医结合的服务能力。
受访专家、机构普遍认为,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国际领域全面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增加投资和机制创新,巩固各方责任,促进中医药资源扩张、产业升级和渗透,中医药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
从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关于促进中医药卫生服务与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中医药新药研发的新要求,再到2022年“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从中医药种植、临床研发、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医疗保险支持、支付、渠道等。全面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长远发展。
该政策从鼓励中医药创新、优化中医药审批等方面出发,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医在治疗疑难疾病和慢性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目前,中医可用于治疗心脑、呼吸、骨骼、消化、肿瘤、妇科、儿科等13种主要疾病,基本覆盖所有临床科室,治疗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医学界面临着重大慢性病井喷和新突发传染病常态化的双重挑战。为了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迫切需要充分发挥中医的理论优势、数千年的用药经验和数十万有效处方的优势,促进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有效研发,并尽快上市。”天士力董事长严凯景说。
在国家政策的不断鼓励下,中药企业的研发热情高涨。许多参照古代经典处方目录获批的中药新药,标志着中药新药上市的新局面。202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7种中药创新药(不含原料药),包括康源药业的桂桂甘颗粒、散寒化湿颗粒、人福药业的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康恩贝的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等。米内网数据显示,R&D阶段还有60多种中药1类新药。未来,随着一批疗效显著的中药创新药物的出现,创新中药市场将继续扩大。
面对一系列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医药行业企业爆发出创新驱动力,改变了中医药行业在公众印象中重传承、轻创新的认知。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在进行中,聚集智慧和力量。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中药市场总体规模已达8864亿元,2022年接近1万亿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医药产业正迎来“新风口”。据介绍,贵州、宁夏、甘肃等地积极探索中医药产业,依托当地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加快现代中医药产品的研发制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传统中医文化不断推进“中医生活”和“生活中医”,渗透普通人的生活,保护更多人的健康。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