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茂林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其中工业数据将发挥重要作用。大型工业设备的互联网促进了工业大数据的全面收集,为中国加快新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他今年将就工业互联网和科技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生产力。数据的高水平应用是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的内生动力。“在周云杰看来,国内工业数据的应用仍处于中低端水平,独立控制能力不强。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大但不强”,数据多,但有效挖掘利用比例不高;二是“完整但不优秀”,大多数平台在资源配置和系统实现价值增值方面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不令人满意;第三,从平台间数据互联的角度来看,平台间数据流通阻力大,数据壁垒众多。
以数据交换为例,周云杰表示,中国的数据产量约为6.6ZB,世界排名第二,但仍存在优质数据资源匮乏、数据开发利用水平低等问题。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如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数据接口规范不统一、标准机制不兼容等。
“在此基础上,我建议首先加强国家和行业级工业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周云杰表示,建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建立新的工业化高质量标准体系,推动行业领先企业领导工业大数据基本标准和关键标准的开发和应用,统一工业数据应用规则和技术要求,选择全国重点行业、领域、区域标准试验验证和试点示范,加快标准应用推广。
“其次,优先考虑和促进工业大脑等智能场景的实施和工业实践。”周云杰还建议利用“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企业应用和示范作用,培育行业领先企业促进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应用,促进包容性人工智能帮助中小企业成长,构建工业大脑新产业生态,使企业负担得起,使用良好。
最后,周云杰建议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培养一批专业的工业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参与制定工业数据确认、流通和交易的标准和规则,扩大可信的工业数据空间生态链,提高数据要素的合规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有序流通。
周云杰除了关注工业数据的深度创新应用外,还深刻思考了“科技企业帮助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中,他将提交《关于充分发挥科技龙头企业作用,完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的建议》。
周云杰告诉记者,完善新的国家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繁荣、长期稳定的深刻考虑和战略部署。”作为科技企业,要进一步突破协调机制的深层障碍,充分发挥领先科技企业组织战略科技力量全链资源的独特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
周云杰认为,当前协调机制面临的深层障碍仍然限制着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率的提高。”一方面,行业实际需求向技术研究任务转变存在障碍;另一方面,人才激励和培训机制也存在障碍,以确保各种力量的有效协调。”
在这方面,周云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一是支持企业领导组织“宣传”研究;二是引导高校优化参与重大产业研究的人才评价激励政策;三是支持更多行业领先企业和一流大学共同培养优秀工程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