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全社会高度重视儿童食品安全健康工作,从立法、标准、产业、教育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儿童食品发展,照顾儿童健康成长;发布“儿童(青少年)营养饮食指南”,鼓励商业实体和科研机构根据中国饮食习惯、儿童成长状况等国情,开展儿童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研究。
◎记者 郑俊婷
“目前,儿童肥胖、性早熟等现象很常见。我建议国家尽快完善儿童食品的标准和规则,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儿童肥胖和性早熟的传播。”全国政协委员、莱伊总裁余瑞芬最近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中国儿童正面临肥胖、性早熟等“成长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儿童肥胖为例,2021年开展的“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显示,中国6-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26.5%,高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的19%,也明显高于2012年的16%,呈现持续高增长的趋势。
郁瑞芬认为,目前儿童肥胖、性早熟等一系列问题发病率较高。除了遗传和环境诱因外,饮食不当和营养过剩也被公认为“罪魁祸首”。调查显示,84.8%的父母倾向于为孩子购买标有“儿童”字样的食物,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儿童食品”需要规范。
余瑞芬建议全社会高度重视儿童食品安全健康工作,从立法、标准、产业、教育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儿童食品发展到更高质量,照顾儿童的健康成长。
具体而言,郁瑞芬提出了以下四项建议:
一是填补“儿童食品”分类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项分类,制定国家儿童食品标准。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儿童食品安全专家、研究机构、大学、基准食品企业参与儿童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明确儿童食品的特殊分类,明确未成年人食品营养、食品添加剂要求、包装标志、营销宣传、质量指标等。此外,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制定儿童(青少年)食品安全健康专项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这样,食品行业的经营者不仅可以有法可循,还可以让消费者有明确的选择,更好地护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是制定“儿童营养饮食指南”,开展儿童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研究。余瑞芬建议,主管部门领导“儿童(青少年)营养饮食指南”,鼓励商业实体、科研机构根据中国饮食习惯、儿童成长状况,围绕儿童(青少年)不同成长过程的需要,针对儿童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研究。
三是加强监管。重点加强对“儿童食品”质量问题、非法添加、虚假夸大宣传等行为的监督,严厉处罚违规行为,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舆论环境。“目前,市场上声称的‘儿童食品’大多是按照普通食品的分类标准生产的。在立法和标准不完善之前,监管部门可以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专项整改,严格、快速地监督相关生产、流通、营销等环节的经营者侵犯儿童食品安全健康。“郁瑞芬表示,媒体还应加强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和报道,从执法环境和舆论环境的角度,为全社会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第四,动员研究机构、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开展儿童食品安全健康教育。余瑞芬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应增加4至12岁儿童的食品健康科学课程。此外,食品研究机构和儿童公益机构应主动进入校园,开展公益课程教育,为儿童、青少年、教师和家长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并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郁瑞芬说:“作为一名食品从业者,我呼吁整个行业开发和推出更健康、更有营养的儿童食品,共同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结合莱伊私营企业的身份和休闲食品行业,她还提出了许多建议,如“提振私营经济的信心和活力”、“建立城市应急供应链”、“促进农产品标准化,成为强大的土特产,帮助农村振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