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薇萍 陈梦娜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国职业教育协会主任周汉民在谈到注册制度时表示:“注册制度全面实施后,应吸引外国企业在中国上市。”
建议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制度开放
自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以来,中国自由贸易区改革已进入第十年。这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周汉民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资本自由、运输自由、人员自由和信息快速联系方面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改善数据流通和税收监管的空间。”
周汉民建议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推进体制开放,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和改革实践,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先锋。
一是进一步推进制度开放。通过推动RCEP的实施,CPTPPP应与CPTPPP进行深度对接、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也应加快数据确认交易、隐私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关键领域的试点。”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与发展中国家一起,在世界经济秩序的重建中发出吸引力和声音,促进一些重要领域的谈判,促进开放世界经济的建设。”周汉民说。
二是加强法治保障。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和措施,制定国家自由贸易区法。
第三,建立联动机制。目前,国内自由贸易区已覆盖东、西、南、北。作为国家战略,要做好前瞻性战略部署,整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有多个自由贸易区,可以探索在这三个地区率先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体系,建立要素交易大市场,推进土地、资金、劳动力、数据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周汉民补充说,我们还需要关注和适应数字贸易领域的新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对产品版权、防盗软件、源代码开放、数据流通、信息保护、数字交易、不公平竞争、保守商业秘密和数字产品税制定明确的规范要求。
尽快制定
新一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
在过去的几年里,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商业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在过去的三年里,我调查了400多家企业,得出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的结论。”周汉民说。
周汉民说:“今年各地加大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企业对此反应热烈,但创新环境需要改善的问题仍然集中。”
就优化营商环境而言,周汉民建议:
首先,提高信心,更加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在以往救助企业救助政策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新一轮政策,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适当考虑制定民营企业优化计划,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二是强调法治,加强地位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三平等”。建立统一、开放、有序、开放、透明的市场体系,依法保护国有、私营、外资等所有制企业的产权、独立经营权和企业家权益。
第三,激活力,大力提高服务能力。以深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突破重点,使“官员、责任、奋斗”的氛围更加强烈。建立综合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抓住数字经济的新轨道。
“商业环境是春天,商业主体是种子。只有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种子才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周汉民说。
吸引一批外国企业在中国上市
谈到上海“五中心”建设,周汉民表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已基本建成,需要高质量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形成基本框架,内涵应加强。
“基础科学研究和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至关重要。它还需要大量雄心勃勃、雄心勃勃的企业来努力工作。此外,如何整合长三角的科技实力,突出上海在整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非常重要。”周汉民说。
随着全面注册制度的正式实施,周汉民认为:一是争取更多国内优质企业上市;二是让上海证券交易所真正成为国际证券交易市场,“我们非常希望在注册制度实施后吸引一批外国企业在中国上市。”这对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有很大的好处;第三,不断完善法治,特别是程序规则,顺利有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