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大对印染园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印染园区集聚发展资金管理措施等扶持政策,引导印染企业向标准化工业园区集聚;充分提供配套环保指标,优化园区环境评价、能源评价、污水排放等指标;完善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为印染企业进入园区的发展提供条件。
◎记者 温婷
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料集团董事长宋西泉见证了高科技特种纤维的快速发展。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将一线研究经验与对行业的深入了解相结合,并提出了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坚持创新驱动 改革破冰前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商,这与基础材料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宋西泉说:“一根小纤维可能微不足道,但成千上万的纤维可以制造坚实的障碍,抵抗外力的巨大影响,抵抗最热的火焰,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可以说,纤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为我们提供舒适的生活体验,照顾我们的身体。”
宋西泉告诉记者,从年产300吨氨纶厂到打破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智能纤维五大技术壁垒,已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高性能纤维行业龙头企业。泰和新材料通过创新打破了技术壁垒,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产品可靠,企业管理也应全面改进。近年来,泰和新材料一直将改革视为公司的“第一项目”。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如何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一直是公司反复思考的问题。
2020年,泰和新材料通过“资产重组+吸收合并”完成整体上市,实现了管理层减法,决策效率更高。
面对未来,宋西全强调,企业发展必须走绿色可持续的道路。经过不断探索,在优化和完善股票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最终确定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可穿戴、绿色制造、生物基材料、信息通信、绿色化工六条新轨道发展新路径,建立了“创新中心”、“创业中心”,通过项目投资、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创业奖励等激励手段,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大力支持,打造一批充满活力、艰苦奋斗的创业团队,营造一种为梦想而奋斗的企业氛围。
促进绿色发展 提升纺织业核心竞争力
宋西全作为纺织业上游企业的“领导者”,非常重视纺织产业链的发展,印染产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纺织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宋西泉在一线产业研究中发现,近年来印染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他建议加大对印染园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印染园区集聚发展资金管理措施等扶持政策,引导印染企业向标准化工业园区集聚;充分提供配套环保指标,优化园区环境评价、能源评价、污水排放等指标;完善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为印染企业进入园区的发展提供条件。同时,建议科技部门设立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技术改革专项项目,加快绿色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建立基于技术进步的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中国纺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用新材料、新技术“护送”人民的美好生活也是宋西全关注的焦点。“虽然我们是纤维企业,离终端有一定的距离,但芳纶产品的阻燃性、耐高温性和无熔滴性能决定了其在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个人保护是芳纶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宋西全承认。
宋西泉认为,个人防护设备是减少职业伤害和伤亡率的重要保证,是保护工业工人生产的重要防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阻燃工作服的普及率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宋西泉建议加强执法,加强处罚,加强社会监督,为工人提供可靠的个人防护设备,提高工人的安全保护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料集团董事长 宋西全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