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1版)
(二)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
(三)合并利润表
单位:元
■
(四)母公司利润表
单位:元
■
(5)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
(六)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
(七)合并所有者权益变更表
1、2022年1-6月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单位:元
■
2、2021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单位:元
■
3、2020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单位:元
■
4、2019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更表
单位:元
■
(八)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更表
1、2022年1-6月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更表
单位:元
■
2、2021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单位:元
■
3、2020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单位:元
■
4、2019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更表
单位:元
■
二、合并报表范围
(一)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具体情况详细介绍了本募集说明书“第四节”中的“二、公司组织结构及股权投资”中的“二)公司重要股权投资”。
(二)合并报表范围变更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未发生变化。
三、公司主要财务指标
(一)主要财务指标
■
注: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2022年1-6月数据未经年化处理)
库存周转率=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2022年1-6月数据未经年化处理)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022年1-6月数据未经年化处理)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息/(财务费用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支出)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期末总股本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期末总股本
每股净现金流量=净增加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期末总股本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研发费用/营业收入
(二)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制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计算披露(2010年修订)》的要求,公司报告期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如下:
■
第五节 讨论和分析管理层
一、盈利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表的主要项目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一)营业收入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蒸汽和电力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14%、98.76%、99.25%和99.51%,主营业务突出。其他业务收入为热水、工业用水、粉煤灰和废渣的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成本主要为公司租赁磅房计提的折旧费用。
1、产品分布的营业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按产品类型划分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蒸汽业务收入占73.01%、71.36%、79.31%和77.64%的电力业务收入分别占26.13%、27.40%、19.93%和19.16%;2022年上半年,发行人新增煤炭贸易业务收入1301.41万元,均向浙江华佳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煤炭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占2.71%,占0.20%,对主营业务毛利率和综合毛利率影响不大。
2020年,与2019年相比,受疫情影响,发行人蒸汽业务收入和电力业务收入均有所下降,但蒸汽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降,电力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发行人2020年12月获得超低排放电价补贴,不含税收入1、211.93万元。
与2021年相比,发行人蒸汽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排除超低排放电价补贴后,电力业务收入也有所增长。一方面,随着热用户产量的扩大和疫情对下游用户影响的减少,蒸汽和电力销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发行人逐月提高蒸汽价格;蒸汽业务收入比例上升,电力业务收入比例下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发行人的中压蒸汽销量逐年增加。同时,在原有供热机组使用充足的情况下,下游企业的持续供热增长导致天然气消耗增加,无论是供应中压蒸汽还是消耗天然气供热,蒸汽销售增长大于电力销售增长;另一方面,蒸汽价格逐月上涨,电价基本持平。
2、营业收入的区域分布
发行人的主营业务是热电联产,区域性。蒸汽和电力产品的营业收入集中在浙江省嵊州市;煤炭贸易收入均向浙江华佳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销售。
3、季节性营业收入分布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按季度列出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注:2020年12月,发行人获得超低排放电价补贴1.211.93万元。如果排除补贴金额的影响,发行人2020年每季度的收入比例分别为17.95%、25.46%、26.07%、30.51%;2021年3月、6月、12月,发行人分别获得超低排放电价补贴72.08万元、82.88万元、141.37万元,如果消除补贴金额的影响,发行人2021年每季度的收入比例分别为18.27%、24.51%、24.09%、33.13%。
发行人的主要客户是浙江嵊州供电有限公司和嵊州的服装领带、印染、造纸和制药公司。下游蒸汽客户持续生产的工艺特点决定了热负荷需求稳定,季节波动性小。发行人每年第一季度收入较低,其余三季度收入基本稳定。主要原因是第一季度春节假期的影响。
(二)营业成本分析
1、产品分布的营业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成本中各类产品成本的金额和比例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蒸汽业务成本分别占80.05%、78.73%、82.77%和80.26%的电力业务成本分别占19.95%、21.26%、17.23%和16.27%,与2019年相比,发行人的蒸汽和电力业务成本因煤炭价格和蒸汽和电力销量的下降而下降。与2020年相比,发行人的蒸汽和电力业务成本由于产量增加,投资材料增加,煤炭等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
2、营业成本要素分析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直接材料主要包括煤炭、石灰石、天然气和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各种生产辅助材料,占年营业成本的很大比例。报告期内,直接材料每年占82.78%、79.30%、85.77%和83.26%。2020年直接材料比例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发行人直接材料消耗量减少,直接人工和制造成本变化不大,导致直接材料比例下降,直接人工和制造成本比例增加。2021年直接材料比例上升,主要受销量增加导致投资材料增加和今年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发行人直接材料消耗量增加,导致直接材料比例上升。
报告期内,直接劳动力是生产车间的劳动力成本,报告期内各期的比例分别为3.45%、4.72%、3.51%和2.83%。2020年直接劳动力比2019年增加219.36万元,主要是因为车间员工数量逐年增加,生产员工平均工资逐年增加。与2020年相比,2021年直接劳动力增长,主要是由于员工工资和社会保险基金的增加。
报告期内,各期制造费用分别占13.76%、15.97%、10.72%和10.44%。与2019年相比,2020年制造成本降低了81.40万元,变化不大。与2020年相比,2021年制造成本下降,主要是由于2021年煤炭等原材料成本上升,直接材料比例增加,制造成本比例下降。
(3)毛利率分析
1、产品毛利构成
报告期内,产品毛利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总额分别为25、331.20万元、23、442.75万元、16、866.42万元和10、489.98万元。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公司毛利变化不大。2021年毛利金额较2020年下降6.576.33万元,下降28.05%,主要是因为2021年煤炭等原材料成本上升。
2、综合毛利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如下表所示:
单位:%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97%、41.06%、21.88%和21.87%。2020年,在蒸汽销售价格和煤炭采购价格同时下降的综合影响下,发行人综合毛利率和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19年略有上升。2021年,发行人综合毛利率和主营业务毛利率均下降。主要原因是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考虑到下游用户的承受能力,公司积极控制汽车价格的上涨,平均汽车价格的上涨远低于煤炭价格的上涨,电价没有上涨,导致本期毛利率大幅下降。
3、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析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销售毛利比例和毛利率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
■
报告期内,电力业务毛利率高于蒸汽业务毛利率,公司蒸汽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0%以上,贡献了公司毛利率的60%以上。
(1)蒸汽业务毛利率
蒸汽业务方面,报告期内蒸汽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09%、34.97%、18.48%和19.23%。
2020年蒸汽业务毛利率较2019年增长1.8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1)2020年受疫情影响,发行人蒸汽销量下降,两台天然气锅炉用于高峰的天然气消耗量大幅减少,会提高发行人蒸汽毛利率;(2)2020年疫情严重期间,发行人供汽减少,供热比较2019年同期下降。导致蒸汽分配成本比例下降,进而提高发行人全年蒸汽毛利率。
2021年蒸汽业务毛利率较2020年下降16.4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蒸汽价格逐渐小幅上涨;另一方面,由于2021年蒸汽销量增加,机组负荷水平较高,蒸汽业务成本分摊比例增加,两个因素的叠加导致蒸汽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
(2)电力业务毛利率
报告期内,电力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41%、54.27%、32.48%和33.67%。
与2019年相比,2020年电力业务毛利率增长0.8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20年电力销售收入包括1211.93万元的超低排放电价补贴。如果不包括超低排放电价补贴,发行人2020年电力业务毛利率为50.43%,较2019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发行人在2020年疫情严重期间供汽减少,供热比较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分配到电力的成本比例较低,进而降低了发行人全年的毛利率。
2021年电力业务毛利率较2020年下降21.7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煤炭等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电价持平,导致电力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
4、毛利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
(1)选择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比较的选择标准
发行人采用热电联产的方式生产和供应热电产品和电力产品,以化石能源为燃料(主要用煤,少量天然气补充)。热电业务客户主要是工业企业,发行人热电业务和电力业务组成的热电联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99%。
行业分类为“电力、热生产供应行业”,外部供热上市公司从事供热业务,从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等业务模式与工业园区供热业务大不相同;此外,部分上市公司主要是纯发电业务,财务信息披露没有单独区分热电联合业务。因此,为了尽可能多地进行比较,选择同一行业上市公司的标准是:热电联产业务占很大比例,主要供热到工业园区。同时,热电联产业务相对独立,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区别于纯发电业务或其他业务。
因此,选择以下公司与发行人进行比较:
■
(2)比较情况
①综合毛利率比较
报告期内,发行人综合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是由于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发行人热力业务和电力业务组成的热电联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99%。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产品结构比较全面,如物业环能、富春环保、宁波能源、杭州热电等,发行人综合毛利率远高于上述四家公司。
在其他公司中,世茂能源主要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加热。燃料不仅没有成本,而且可以产生垃圾处理费收入,还有垃圾焚烧发电价补贴;2021年,协鑫能源科中燃机热电联产机组(以天然气为燃料)装机容量占64.52%,燃煤热电联产仅占8.79%,天然气机组毛利率不高;恒盛能源除燃煤热电联产外,还有一定比例的生物质热电联产(收入占13%左右),生物质热电联产的毛利率接近燃煤热电联产。发行人以煤为主要燃料,燃煤热电联产为主,少量天然气为补充,天然气机组仅供热不发电,仅用于调峰。发行人以煤炭为主要燃料,主要是燃煤热电联产,少量天然气为补充。天然气机组仅供热而不发电,仅用于峰值调整。因此,发行人的综合毛利率低于世茂能源和协鑫能源。
发行人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业务情况见本节“一、盈利能力分析”“(三)毛利率分析”“4”、毛利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1)选择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的选择标准”。
发行人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如下表所示:
■
②在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细分业务中,选择最接近发行人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对比
为了尽可能的比较,发行人的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如下:
A、发行人为全背压机组运行,同行业上市公司仍有抽凝机组。抽凝机组不可避免地会在冷凝端造成约50%的热损失,能源利用效率低;
B、发行人供电煤耗低。如果排气参数相同,蒸汽初始参数(压力和温度)越高,锅炉热效率越高,供电煤耗越低。发行人为全背压高参数单元,均采用新型第三代循环流化床锅炉,蒸汽初始参数压力和温度高,供电煤耗低。同行业上市公司有冷凝单元,一般采用高压、次高压参数单元,供电煤耗高;
C、发行人?高效率,即在相同的加热量下,热能转化为高效率的电能。在发行人“亚临界(一次再热)参数背压加热机组”交付生产运行前,发行人超高压参数机组占总装机量的50%。在相同的加热能力下,超高压机组的发电能力几乎是次高压机组的两倍,电力的经济价值高于热能;公司于2021年9月交付了亚临界(一次再热)参数背压加热机组,机组初始参数是中国同行业背压机组的最高水平。在相同的供热量下,亚临界机组的发电量比超高压机组高25%;同行业上市公司一般采用高压、次高压参数机组,效率较低;
D、发行人的环境保护成本较低。发行人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石灰石、氨等脱硫脱硝原料不能直接收集到蒸汽或电力中,也根据加热比在蒸汽和电力之间分摊。同行业上市公司一般采用大湿法脱硫,半干法大湿法运行成本低。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同行业热电联产业务毛利率如下表所示:
■
注:世茂能源主要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加热。燃料不仅没有成本,而且可以产生垃圾处理费收入,还有垃圾焚烧发电价补贴;2021年底,协鑫能科燃机热电联产机组(以天然气为燃料)装机容量占64.52%,燃煤热电联产仅占8.79%,天然气机组毛利率不高。由于世贸能源未公开披露垃圾焚烧热电联产和燃煤热电联产的收入成本数据,协鑫能源科未公开披露燃煤热电联产、燃煤热电联产、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的收入成本数据。上表数据不是世贸能源和协鑫能源的燃煤热电联产毛利率。
(四)期间费用分析
报告期内,费用金额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如下:
单位:万元,%
■
注:比例是指期间费用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
1、销售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明细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下游客户相对稳定,公司在嵊州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公司具体销售模式见招股说明书第四节“七、发行人主营业务具体情况”“(三)主营业务模式”“3”、销售模式”。在上述销售模式下,公司只需配备少量销售经理进行营销工作。销售经理主要负责某一地区的客户维护和开发。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为销售人员的工资和管道维护费,无明显波动或异常变化。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如下表所示:
■
报告期内,发行人的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发行人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产品结构和业务模式存在差异;发行人的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宁波能源仅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1%);与杭州热电相比,发行人的销售费用水平更接近。发行人主营业务突出,销售费用主要为供热部人员工资。物业环保、富春环保、宁波能源等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产品结构相对综合。除销售人员工资外,销售费用还包括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发行人的销售费用率具有商业合理性。
2、管理费用
公司管理费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明细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分别为336.64万元、3、373.81万元、3、456.58万元和1、433.62万元。公司管理人员工资约占管理费用的50%~60%,其他费用相对较小。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率如下表所示:
■
报告期内,发行人管理费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同行业上市公司世茂能源管理费率仅为1 1%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发行人和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管理费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其金额相对于实现的营业收入较小;不包括公司生产设备的折旧,后者通过收集制造费用并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并通过营业成本进行报告。
3、研发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发行人研发费用分别为21.71万元、0.77万元、39.00万元和757.99万元,占各期利润总额的0.10%、0.00%、0.26%和8.07%。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如下表所示:
■
2019年至2021年,发行人研发成本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同行业上市公司除世贸能源、富春环保外均低于1%),主要是因为发行人大部分技术研发工作贯穿日常生产经营,没有严格区分和单独立项。发行人组织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公司于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主要是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减排技术研发”、2022年1月至6月,“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耦合生物质混燃技术研发”等多个研发项目增加了原材料及相关工程材料的收集和人工投入,本期研发费用增加。
4、财务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逐年下降,从2019年563.75万元降至2021年14.19万元,再降至2022年1-6月至84.12万元,主要为银行贷款、银行业务手续费、融资租赁费、财务顾问费;公司暂时闲置的资金存放银行产生的利息收入为公司财务费用的抵扣。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率如下表所示:
■
报告期内,发行人财务费用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公司尽量控制有息负债水平,积极加强财务和资金管理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行人财务费用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3%(其中2021年世茂能源财务费用率为负,即贡献收益),均处于较低水平。
(五)利润表其他项目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1、减值损失
自2019年1月1日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以来,坏账准备不再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必须计入“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并列入“信用减值损失”。报告期内,发行人信用减值损失的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35%、-0.13%、-1.15%和1.59%对利润总额影响不大。
2、投资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2021年和2022年1月至6月,公司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为41.92万元和81.37万元,对利润总额影响不大,均为购买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的收益。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具体情况见本节“五、现金流量分析”(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3、资产处置损益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处置损益的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发行人资产处置损益金额分别为0.64万元、6.32万元、6.41万元和0万元,对利润总额影响较小。
4、其他收益
根据2017年5月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的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政府补贴〉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贴,应当按照经济业务的实质计入其他收入或者减少相关成本。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
5、营业外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主要为政府补贴,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的政府补贴收入如下:
单位:万元
■
6、营业外支出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支出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发行人罚款金额为0.80万元、0.58万元、0.57万元、0.16万元,均为小额交通违章罚款和税收滞纳金,金额较小,不属于重大违规行为法律法规。综上所述,公司在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违法行为。
7、所得税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费用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2020年所得税费用较2019年减少10049.72万元,主要原因是发行人2017年对天乐集团(含天乐数码)实际担保损失327.30万元,2017年未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2020年,发行人取得了税前扣除担保损失的相关证据材料,并于2020年下半年进行了所得税税前扣除。
(六)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分析
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
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政府补贴和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报告期内,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分别为191.19万元、711.11万元、1、965.45万元和853.77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22%、4.52%、2021年,17.29%和12.16%占比较大,主要是销售碳排放配额导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数额较大;2022年1月至6月占比较大,主要是“2021年设备投资补贴”1022.52万元,导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数额较大。
二、分析主要资产情况
(一)分析资产构成及其变化的总体情况
报告期末,公司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及其占总资产的比例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结束时,公司资产规模、营运资产和非营运资产的比例相对稳定。公司非营运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高。
(二)流动资产构成及变化
报告期末,公司流动资产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报告期末,公司营运资产结构相对稳定,主要由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付款和库存组成。五项营运资产的总比例分别为99.64%、98.65%、84.80%和98.33%。2020年底,公司流动资产比2019年底增加252.07万元,增长0.68%。2021年底,公司营运资产比2020年底增加20000元,526.30万元,增长54.60%。上述五项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营运资产和其他营运资产均增加。
1、货币资金
报告期结束时,货币资金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货币资金主要由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未到期应计利息组成。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8、957.87万元、18、812.12万元、23、929.79万元和20、136.91万元,占同期末流动资产的50.77%、50.04%、41.17%和42.28%。2021年底货币资金较2020年底增长517.67万元,主要是公司2021年首次上市后募集资金到位所致。
2、交易性金融资产
报告期末,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0万元、0万元、5009.21万元和0万元,占同期末流动资产的0%、0%、8.62%和0%。
2021年12月,公司对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在中国建设银行嵊州支行购买结构性存款5万元,期限为111天。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具体情况见本节“5、现金流分析”“(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析”“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结构性存款主要是为了提高临时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以现金管理为目的,购买产品持有期短、收入稳定、风险低、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不属于收入波动大、风险高的金融产品,投资期不超过一年,无长期滚动,不属于金融投资。
3、应收票据
报告期结束时,公司应收票据如下:
单位:万元
■
公司应收账单主要为下游蒸汽用户支付的蒸汽账单,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在报告期内,公司未使用应收账单进行贴现,将直接将账单转让给供应商。报告期末应收账单的账面价值与到期日和期末是否有关。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和已背书但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总额分别为6、526.90万元、6、230.59万元、7、268.53万元和9、076.65万元,其波动与票据到期日有关;背书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金额分别为523.40万元、350.00万元、748.00万元和66.600万元,其波动与各期付款性质、相应供应商的变化以及是否接受背书票据有关。两者抵扣后,公司2020年和2021年应收票据账面价值分别变化为-2.05%和10.88%。2022年6月30日,应收票据账面价值较2021年底增长28.99%,均为正常波动。
4、应收账款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总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
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为热力业务和电力业务未收回的结算款。根据公司对客户的信用政策,每个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对应于报告期末1~2个月的结算款。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8、255.56万元、8、658.04万元、12、026.98万元和9、087.74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2.70%、15.16%、15.60%和18.95%。
(1)应收账款变更分析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与公司对客户的信用政策、相应的未收回结算款和公司对应收账款的收款管理有关。在信用政策方面,公司电力销售的下游客户为国家电网浙江嵊州供电有限公司,大部分应收账款支付周期为1-2个月;蒸汽销售的下游客户支付周期为1个月。公司2019年12月、2020年12月、2021年12月、2022年6月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41%、13.77%、19.54%、22.98%。(下转23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