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嘉悦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建议关注养老金,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发展普通人的财富管理;二是进一步促进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养老金不仅是老年人关心的问题。”最近,金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解决养老金问题不仅是人们幸福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前提。
建设国家养老基金
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快建设和完善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已成为社会共识。
根据金李的观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就业人口选择灵活就业或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但由于不足以实现规模经济,这些单位不擅长财务规划,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等财务规划能力非常有限。与此同时,由于一些普通人在就业中身份的不断转变,单位制定的各种制度性养老保障安排可能不再满足未来时代的需要。
在这方面,他建议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即要求所有雇主(包括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个体经营者等)为雇主提供选择。例如,雇主可以提取自己收入的8%,雇主收入的4%由雇主分配给国家养老基金进行统一管理。
金李在具体操作上提出了三个建议。
首先,在国家养老基金层面设置若干适当的选项,并提供若干固定匹配的固定投资模式。同时,大型基金还可以提供基本的底层产品,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偏好灵活选择,并在这些底层资产之间自由匹配比例。未来,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和地方政府指导基金(仅由金融投资)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进入个人养老补充基金的白名单。
其次,调动金融监管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在国家大型基金运营过程中,金融税收制度给予税收等优惠支持政策,金融监管机构确保金融投资的实施效率和公开透明度。
最后,国家可以指导基金的经营管理,提供市场激励机制,选择最佳经理。资金的具体管理可以移交给市场机构,建立市场机构的优先评级推荐体系,提高资金的经营效率和公开透明度。
在金李看来,个人养老补充基金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养老基金的整体规划和监督管理,促进人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变化,而且可以聚集大量的社会资源投资于实体经济,缓解实体企业的融资难度。
政府与市场同向发力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除建议设立个人养老补充基金外,金李还建议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可以极大地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为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提供大量的应用场景,加快科技创新。”谈到养老产业,金李说,如果精心培育,未来的养老产业规模可以达到数十万亿元。
因此,他建议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展养老产业。
首先,充分发挥养老产业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有机结合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更好地考虑公平和效率。同时,可以从供应方、需求方和融资方面进行梳理,制定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以养老产业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起点,尽可能预测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使产业长期、健康、标准化发展。
其次,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终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系统整合,全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分级管理,其中低收入群体由政府支持,大多数人的需求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得到满足。
最后,可以提前建立合理的机制,提供国家级的制度保障,确保投资安全,特别是个人参与养老产业投资的安全保障,可以利用养老信托等机制进行标准化。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