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曦梦
“浦东引领区建设将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开拓先锋、示范引领和突破的作用。建议进一步支持浦东加快试点综合改革,赋予浦东更大的改革自主权,进一步支持尽快实施试点自由贸易区改善战略。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说。
2021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区的意见正式发布,上海浦东新区承担了新的发展使命。接下来,浦东领先地区的建设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最近,杭迎伟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进行更大程度的压力试验 稳步推进规则、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
上海证券报:浦东引领区下一步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杭迎伟:今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十周年,也是浦东引领区建设的关键一年。浦东新区将深入总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年建设经验,继续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区的意见,加快推出更多的创新改革、领导开放、突破性创新,努力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重点从三个方面:
一是以最高标准和最佳水平为标杆,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试验制度,探索新道路。为了扩大开放,促进功能改进,主动符合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稳步推进规则、监管、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在若干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不断提高浦东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全面改革,深化体制创新,努力整合改革体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浦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新的可复制和推广经验。
二是打造商业环境示范模式,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服务迭代升级,大力减少环节,优化服务,增强功能。充分利用中央立法授权,探索推出更多“促进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创新突破。以世界级的商业环境,向世界展示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外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三是加强创新源头功能,为实现科技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做出贡献,成为先锋。依托大型科学设施集群,努力为重大科学发现和源头基础研究做出新贡献,加快原创新“核爆炸点”的形成。加快张江科学城扩建质量,聚集优势力量,扩大创新实体,加快区域创新“核爆炸点”的形成。
重点关注新轨道和未来产业 形成更多产业创新“核爆点”
上海证券报:目前,上海“五中心”建设正处于核心功能全面完善的关键时期。浦东将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在“五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杭英伟: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坚持一流功能发展引领一流主题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核心功能,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取得积极进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完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其次,浦东将继续关注核心功能品牌,努力成为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打造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
一是注重丰富金融服务功能。加强金融开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全球机构投资者集聚计划(GIC),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城。
二是努力提高贸易枢纽的功能。充分利用世界级港口枢纽的独特优势,促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分配等新贸易,加快全球运营商计划(GOP),为建设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供重要支持。
第三,努力扩大航运门户功能。加快引进和培育国际、国家航运功能机构,促进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舶管理、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加快与长三角建设辐射世界的航运枢纽。
第四,努力加强科技创新的源头功能。充分发挥张江科学城扩建区域的质量效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端产业领先功能,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增强全球影响力。
我们还将全面深化“五中心”一体化发展,使“五中心”相互支持、相互动力、相互机遇、相互授权,有效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上海证券报:浦东下一步在新赛道布局上的主攻方向是什么?
杭英伟:我们将抓住新兴发展机遇,加快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轨道产业培育,提前规划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培育,形成更多的产业创新“核爆炸点”,为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一是积极规划空间布局。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注重重点和错位发展,努力推出新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品牌,加快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核心产业的优势。深入实施强链延伸行动,加强集成电路、生物医学、人工智能三大试点产业,不断促进核心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跨境整合,巩固和提高核心产业的能源水平,促进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开放企业上市服务链 推动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
上海证券新闻:在综合注册制度下,浦东领先地区将如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势,赋予产业和经济发展权力?
杭英伟:如今,浦东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最完善、金融机构最密集的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集聚也是浦东金融最大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使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和引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是促进“双城反映”。浦东既有陆家嘴金融城,也有张江科学城,这是一个独特的优势。我们将通过“金融+技术”、“金融+场景”等方式,推动金融为科技和金融授权,创新金融服务,聚集新的产业动能,实现资本与产业的深度整合和共同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国有风险投资基金的牵引作用,解决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短缺等问题。
二是加强上市服务。依托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上海(浦东)知识产权服务站等功能平台,建立覆盖筛选、培育、指导、审计、后续跟踪的精准服务体系,开放企业上市服务链,促进更多硬技术企业上市。
三是建立产业推广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共享机制和创新全链加速机制,加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快车道疏通。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