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忠认为,应该通过更准确、更有效的机制、制度和法律来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议加强政策指导,完善民营资本自由进出流通机制,加强对民营资本的指导和支持,加强效果研究和判断,提高民营资本的风险防治能力。
◎记者 梁银妍
“民营经济是实现中国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更准确、更有效的机制、制度和法律,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唐西集团董事长吕建中最近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强对民营资本的指导和支持,完善民营资本自由进出流通机制。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会议上,吕建忠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数字丝绸之路、海南交易场所试点符合国际交易规则和制度,允许金融机构适当配置交易所上市标准化数字艺术品,民营资本转让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参照国有股权转让定价保护机制的适用。
提高制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占全国专业化、特新化的“小巨人”企业的80%以上。;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000家;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5家增加到2022年的28家。
吕建忠认为,应通过更准确、更有效的机制、制度和法律,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或政策文件;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民营经济统计发布机制,定期报告和公布民营经济政策支持、财政投资、信贷规模、信贷比例、税收优惠、税收贡献、科技创新、就业状况;建议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金融机构每年民营企业贷款比例的新下限,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和“昂贵融资”的问题。
针对“民营企业依法转让国有控股企业股权”,吕建忠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民营资本自由进出流通机制;实行平等待遇,加强民营资本引导支持;加强效果研究判断,提高民营资本风险防控能力。
数字经济的发展 优化数字商业环境
吕建忠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是数字时代促进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建设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发展数字经济,优化数字商业环境,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要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全面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全面发展新兴产业,提前部署未来产业,积极探索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新基础设施、数据价值,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和5G、区块链等创新应用,推动“上云用数赋智”。
吕建忠认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由于自身的现状,中小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成本、技术、安全、专业数字人才短缺等问题。
以文化产业为例,他提出了鼓励和支持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三个建议;支持相关商业协会发挥桥梁、联系和平台作用,推动文化企业产业化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培育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消费模式;加强文化数字人才培训,促进文化数字相关学科建设,构建多专业、多层次、多类别的数字文化人才培养体系。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