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温婷
“随着网络文学、音频、动画、电影、电视、游戏等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建设文化力量的重要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吴义勤在调查中注意到,与音乐、电影、电视、游戏等下游领域相比,网络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IP来源,仍面临着复杂的盗版侵权情况。
他建议加强搜索引擎/浏览器等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积极过滤义务,巩固应用市场的审计义务,建立高效的监管和司法联动体系,巩固网络文学盗版治理成果,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加强版权保护 内容生态繁荣
“知识产权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加强版权保护在繁荣文化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吴义勤在接受《上海证券日报》采访时承认,在盗版侵蚀下,作家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打击,如现实主题、科幻主题等创新主题的发展受到阻碍,危及内容生态,对整个数字文化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值得警惕的是,盗版平台上仍有大量的非法内容和粗俗内容,文学审美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此外,为了盈利,它已经成为钓鱼网站的广告渠道,危害用户的身心健康和信息安全,尤其是青少年。
面对盗版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打击。在政府的指导下,网络文化产业也联合反盗,相互支持司法、行政、科技等手段,聚集打击力量,开启“科技反盗”的创新模式。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为62亿元,同比增长2.8%,呈下降趋势,给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变化。
推进科技反盗 让新技术“为我所用”
吴义勤表示,目前,网络文学盗版治理已进入新阶段,问题主要集中在新技术滥用、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盗版泛滥等方面。”新技术使盗版产业链的隐藏和成熟趋势越来越明显,搜索引擎、应用市场等入口渠道不仅促进了盗版内容的传播,而且成为实现盗版流量的关键环节,客观地促进了盗版的盈利和反复禁止。”
针对上述问题,吴义勤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发布要求,明确搜索引擎/浏览器等网络服务提供商不仅要履行“通知-删除”义务,还要采取屏蔽搜索显示等主动过滤措施,切断盗版传播渠道;同时,加强应用市场的审计义务。
在吴义勤看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监管机构和权利持有人手中,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网络版权的管理水平和保护,帮助实现智能反盗窃、打击准确性和高效治理的目标。他建议深化政府与企业合作,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高效运行的网络文学版权管理机制。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