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梦娜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文最近在接受《上海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她的建议仍关注教育话题,包括加快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体系的研究,探索数字学习成果的多重评价,加快学习国家的建设。
加快研究制定地方高校优质发展支持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类型,有“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等建设序列。管理属性的另一个区别是部属大学和地方大学。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公布的数据,地方公立大学是当之无愧的人才培养主力军。
袁文说:“迫切需要建立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提高地方大学的能力和水平。建议教育部与地方政府联系,加快研究制定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地方高校支持计划,为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轨道。”
“与快速发展的下属大学相比,地方大学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袁文说,缺乏建设平台、严重投资不足、政策不倾斜已成为制约地方大学发展的重要原因。地方大学在科研项目、重大奖项、平台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受到“限制性申报”的限制。
在具体措施方面,袁文建议:一方面,增加投资,平等对待,改变现有轨道政策,建立公平的大学教育资源竞争准入机制。在一些反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国家项目和奖项领域,打破当地高校进入现有竞争轨道的“限额申报”约束,为当地高校提供更多的高水平办学机会。提高地方高校生均投入,加快补充教学科研设施、人才待遇等软硬件不足。重点扩大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特别是在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优秀师范生培养领域,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另一方面,建立地方高校的新轨道,为地方高校提供成长阶梯。实施双一流地方高校培育计划,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多平台支持,全面激发地方高校办学动力。建议扩大地方高校省部联合建设实验室的规模,特别支持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学科和基地建设,纳入国家和省部级建设顺序。更加重视地方师范大学的发展,建议建立地方师范大学专项扶持计划,支持一批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地方师范大学。
探索数字化学习成果多元评价体系
教育数字化是国家战略下教育改革的新机遇,也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现有的数字教育体系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和相应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已不能满足‘泛可学’学习者的需求。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出现迫切需要支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袁文说。
在这方面,袁文建议,首先,从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学习国家建设的高度,充分了解数字学习成果评价和识别的必要性。目前,数字学习成果的评价和识别受到传统概念的很大影响。需要明确的是,学习方法不是质量评价的决定性因素,而是根据数字学习的特点,建立数字学习的质量观、质量评价要素和方法。
二是探索基于数字课程单位学习认证的开放文凭和共同文凭制度,在一些人才急需领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领域。鼓励国内高校开放优质课程资源,在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外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国家智能教育平台,共同促进学习型大国教育新生态的发展。
第三,有序开展跨境远程学习文凭评价和识别试点。研究跨境远程学习的有效性和需求,在一些迫切需要的领域率先开展基于质量评价的分类管理试点,而不是学习方法作为学习成果识别的唯一原则。积极鼓励国内外高校合作,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远程课程学习,探索中外合作学校的在线模式。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