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记者 时娜
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刚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上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胡萝卜+棒”政策。碳价或碳税属于“棒”,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
如何给“胡萝卜”?以易纲为例,央行以1.75%的低息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商业银行收到再贷款后,必须支持碳减排项目,并承担向社会披露信息的义务。“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重点是要求商业银行披露碳足迹、支持项目利率、减排量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第三方监督,提高全社会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认识。”易纲称。
易刚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主要推出两种碳减排支持工具:一是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二是支持煤炭的清洁利用。
易刚透露,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率先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2022年是两种工具完全实施的第一年。央行支持“再贷款”3000多亿元,商业银行支持相应项目贷款6000亿元。
在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易刚介绍说,虽然央行的再贷款利率较低,但也需要收回,风险仍由商业银行承担。这种“胡萝卜”的激励机制是适度和合适的。与此同时,21家中国银行最初参与了碳减排支持工具项目,然后7家外国银行和数十家当地商业银行加入了该项目。央行平等对待中国、外国和私人银行的提供。
易纲表示,这一政策的结果是,2022年全年减排1亿吨。
易纲表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气候变化是一个国际问题”。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易刚在会议上表示,中国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席主席,率先制定了G20转型金融框架,成为各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方针。中国人民银行还与欧委有关部门牵头完成并发布了两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中欧绿色金融共同目录趋同率达到近80%。
“中国建设银行和工业银行已经按照这个目录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高度评价欧洲和中国的共同目录,他们也开始按照目录发行债券和开发产品。”例如,易刚说。
“国际合作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和制定共同的标准,使我们的绿色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互联互通。”易纲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制定绿色金融“一带一路”标准,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