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程 记者 温婷
大刀阔斧的结构改革可能意味着阿里资本布局的全面变化。
3月30日上午8点,阿里巴巴集团召开组织治理结构分析师电话会议,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首席财务官徐洪,回应最近的业务结构调整:阿里巴巴将从业务运营到资产运营,更好地发挥控股股东的作用,独立公司将形成自己的员工持股计划,包括独立的第三方融资,并在条件成熟时独立上市。上市后,阿里巴巴将继续评估这些公司对集团的战略重要性,决定是保持控制权还是放弃控制权;同时,在整体投资组合中,阿里巴巴将继续通过从非重点投资公司的一、二级市场实现模式改善资本结构。
集团仍然是上市主体
控股定位更注重资本运营效率
阿里巴巴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的主体身份保持不变,但集团的运营重点将从具体业务中分离出来,通过资产运营更好地发挥控股股东的作用——3月28日全体员工信函后,张勇再次在电话会议上向资本市场发出信号。他发起的组织治理改革准备就绪。
资本市场率先投下赞成票,这被认为是“阿里24年最重要的组织变革”。3月29日,阿里巴巴港股高开14.96%报96.85港元,此后阿里巴巴港股价格一直徘徊在96港元左右。
根据新一轮“1+6”+N“在阿里巴巴集团的“1”下,阿里巴巴云智能、淘宝天猫商务、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务、大娱乐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将成立。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首席执行官责任制。阿里巴巴集团全面实施控股公司管理。
张勇表示,改革后,集团管理团队将更加关注集团的长期发展、资本运营效率和资本分配关系。虽然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但业务本身将是可持续的。
据透露,阿里巴巴集团正在梳理各业务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以法律协议的形式固定相互合作关系;在合规的基础上,利用商业规则和商业协议实现合作。
对于独立业务公司的上市时间表,徐洪承认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每个业务公司都有独立上市的可能性,“准备一个”。
外部投资的选择发生了变化
以战略属性判断持股增减
阿里巴巴的一、二级市场投资也面临着选择,同时在市场上打磨“养在家里”的业务板块。徐宏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承认,阿里巴巴上市后将继续评估这些公司对集团的战略重要性,以决定是否保持或放弃控制权。
在阿里近年来的a股投资布局中,通过战略关系来评估股票的增减,有迹可循。
从行业来看,阿里目前的重仓股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行业。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通过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杭州阿里巴巴风险投资、上海云信风险投资等平台参与了飞捷科技、千方科技、安恒信息等公司,持股比例从10%到16%不等,担任第一或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还持有光云科技、寒武纪、新开普、超图软件等公司股份,跻身前十大股东名单。
除了持股关系外,这些公司还与阿里巴巴云智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其中,安恒信息与阿里巴巴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云安全合规、数据安全等相关领域进行全面深入合作;阿里巴巴云等互联网公司寒武纪云产品形成一定收入规模;超图软件与阿里巴巴云联合发布了新一代“数字双胞胎空间解决方案”。
在一级市场上,阿里巴巴也经常落户。2023年3月,数字双胞胎软件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智图宣布完成阿里巴巴领导的A轮融资,合肥创新投资额外投资。根据IT橙色数据,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智能绘画的企业服务是阿里巴巴投资最多的行业之一,投资事件超过100起。
IT橙色分析称,企业服务初创公司是阿里巴巴云计算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总的来说,阿里巴巴的外商投资倾向于不断增强其核心业务的优势,而对短期业务和其他领域的投资则是肤浅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调整中,张勇既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又担任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团首席执行官。这被认为是张勇亲自领导的信号,阿里巴巴云将率先独立上市。
此外,独立上市的菜鸟也与阿里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联系在一起。基于“淘系”电商巨大的流量生态,阿里实现了“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的“全覆盖”,其中阿里通过上海德峨实业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是其最大股东。阿里在圆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三家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1.02%、8.41%、1.99%分别排名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和第五大股东。
除了独立上市的主体和唯一的医疗旗舰平台阿里健康外,阿里巴巴还通过其投资平台接触到了医疗行业。根据Choice的数据,阿里仍然是美年健康、中国健康、康乐卫士、漱玉平民、万东医疗等a股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从已投资公司的业务来看,阿里逐步形成了医药研发、医疗信息化、医药零售、体检、医疗大数据等全链医疗卫生布局。此前,阿里健康反向收购“天猫医药馆”的先例,也为阿里医疗健康板块的持股退出路径增添了想象空间。
赛马未谋先动
独立公司率先抢跑
改革之前有迹象要遵循。不久前,阿里巴巴的当地商店声誉正式与高德合并,形成了以“回家+到目的地”为战略框架的战略框架。在阿里巴巴过去一年的财务报告中,阿里巴巴云智能、新秀、盒马等业务部门也多次被提及,其中阿里巴巴云和新秀业务重点披露了抵消跨部门交易收入(即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交易后的外部收入)指标。
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自然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数据,阿里云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至201.79亿元,EBITA调整后同比增长165%至3.56亿元,连续多个季度盈利。
同时,菜鸟也迎来了高增长。抵消跨部门交易后,菜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达到165.53亿元。本季度,菜鸟显著增强了国际快递、仓储供应链、物流终端等核心能力,海外配送中心运营增至15个。
此外,盒马的增长也被写入阿里巴巴的季度报告两次。据盒马首席执行官侯毅称,盒马的主要业务形式已经盈利。截至阿里巴巴2023财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中国已有300多家盒马新鲜商店(包括盒马mini)、盒马X会员店9家,盒马村153家。
阿里巴巴的业务互动也显著加快。3月31日,菜鸟将与天猫超市合作,推出更快的上门物流服务。3月30日,盒马还宣布,服务半径从约3公里增加到约5公里后,“5公里1小时交付”配送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云超送全国”业务于去年年底启动,3月份订单规模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0倍。
行业预计,未来“6”+N“自力更生后,业务板块将在业务自主权方面取得更大成就;然而,如何确保阿里巴巴集团的“1”在内部“赛马”的同时保持不变,也是资本市场最关心的话题。业内人士认为,包括张勇在内的阿里巴巴董事会可能会在六大业务公司的独立董事会席位上进行布局。此外,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制度也是保证“1”主体地位的有效性的保证。
另一方面,世界顶级科技公司,无论是“反摩尔定律”谷歌,还是充分鼓励内部创业的思科,都突破了自身成长的上限。对于今天的阿里巴巴来说,在结构调整和股权选择的背后,“102年”的追求是不变的。“在集团完成重组并独立上市后,阿里巴巴将有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来提高股东的价值。”徐洪说。
正如张勇所说:我希望阿里巴巴未来能成长几家上市公司,几年后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这样,阿里巴巴的业务就真正繁荣起来了。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