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
◎记者 于祥明
中国经济的复苏就像现在一样,春天充满了鲜花和活力。全年将呈现出增长加快、价格稳定、就业充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趋势。站在当下,《上海证券报》记者与权威专家进行了对话,共同探索中国经济不断恢复的内外机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协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为实现年度经济目标奠定了基础。同时,从国内外各方面来看,中国城乡巨大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恢复释放,数字经济等创新产业充满活力,稳定的商业、金融环境对国内外越来越有吸引力,各种因素构成了中国新一轮的增长机遇。
良好的开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内需释放动力
“从今年前两个月的主要数据来看,无论是投资和消费的明显反弹,还是微观经济实体的热情,都显示出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徐洪才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为负增长,今年1月至2月反弹至3.5%,投资反弹至5.5%。他预计第二季度的数据将更高,反弹势头将继续。
徐洪才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复苏不仅反映了市场实体和消费者内部动力的集中释放,而且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中长期改善趋势没有改变。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计经济增长目标约为5%,每个人都有信心。最近,国际机构提高了预测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将中国经济增长率提高到5.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其提高到5.3%。事实上,市场主体基本上有一个共识,超过5%肯定没有问题。徐洪才认为,从短期来看,中国国内需求的投资和消费都有动力,尤其是在消费方面,日常消费反弹最为明显。与此同时,中国物价稳定,为未来政策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徐洪才认为,更重要的是,从中长期来看,有许多有利因素,如中国城市化尚未完成,下半年;未来10-15年房地产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仍有很大空间;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消费正在蓬勃发展。
徐洪才说:“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势头都值得期待。”。
全球投资高地还是中国?
“最近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宾名单让我兴奋不已。许多世界级的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董事长们聚集在一起。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公司纷纷涌入,这也反映了中国未来的经济潜力和吸引力。”徐洪才说,许多企业家意识到,全球投资高地仍然是中国。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吸收外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首次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引资规模仍保持世界前列。
他分析说,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的城市化意味着大量的人口流动。这个城市有近3亿新市民。随着他们收入的增长,未来的市场需求空间也很大。”没有人愿意也不想失去中国大市场的蛋糕。”
下转2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