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越
在2022年业绩普遍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证券公司继续增加对信息技术的投资,越来越重视金融技术。据统计,23家上市证券公司或母公司已披露相关数据,2022年信息技术总投资高达205亿元。其中,22家证券公司的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9家证券公司的投资超过10亿元。
从证券公司披露的2022年信息技术投资来看,华泰证券继续以27.24亿元稳居行业第一,同比增长22.3%,仍是唯一一家投资20亿元的证券公司;随后,中金达到19.06亿元,同比增长41.6%,目前排名第一;国泰君安排名第三,达到17.99亿元,同比增长17.2%。此外,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设投资、广发证券、中国银河、安信证券母公司国家投资资本投资超过10亿元。
一些中小券商也不惜投入“重金”,意图实现“弯道超车”。例如,华林证券在2020年的信息技术投资仅为0.88亿元,2021年飙升至3.47亿元,2022年又上升至4.6亿元,同比增长32.6%。华林证券首席执行官赵卫星在业绩简报会上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数字化道路,在考虑科技转型和盈利能力的同时,继续增加数字技术投资,构建面向未来的在线、平台、智能金融技术生态系统。
另一个例子是方正证券,2022年信息技术投资4.55亿元,同比增长26.4%,在中型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一。方正证券表示,证券业锚定业务发展目标,继续打造数字产品,完善金融技术“新基础设施”
需要提醒的是,当证券业信息技术投资不断增加,数字化转型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时,证券业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证券公司数字化建设仍存在不足。今年3月21日,东方财富交易软件一天内多次“停机”,引起市场关注。根据投保基金公布的数据,2021年,79家证券公司因交易系统稳定性被投诉944次。
业内人士表示,交易系统停机背后有多种原因,如自主研发程度低、系统遗留问题多、业务复杂等。“资本市场新业务层出不穷,业务复杂度指数级增加,客户体验需求急剧增加,导致证券公司IT架构日益复杂。系统之间有大量的耦合和非耦合关系。”
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草案),增加了“信息技术”专章,要求证券公司确保信息技术投资,提高独立研发能力,维护信息技术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客户个人信息安全,明确信息技术服务机构的禁止性行为。
招商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郑积沙表示,在早期阶段,为了稳定业务转移,券商主要对管理和办公非核心交易业务系统进行信贷创新改造,对集中交易柜台和资产管理交易系统的改造更加谨慎。许多证券公司使用的核心交易系统很难适应信贷创新和风险。只有少数证券公司尝试全面升级核心交易系统和信贷创新。随着监管部门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公司积极推进新一代核心体系的建设,预计2023年至2025年证券公司可能会迎来核心体系的集中替代。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