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雪
自3月份以来,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披露如火如荼。根据Choice数据,236家生物医学企业披露了2022年的年度业绩,近60%的企业报告了好消息。
康源药业率先发布了第一家制药公司的“成绩单”,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重增长为上市制药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开端”。总体而言,目前37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明康德、智飞生物、上海医药、达安基因净利润超过50亿元;上海易中、艾力斯、亚辉龙、华达智能制造等23家公司业绩翻了一番,其中13家公司增速超过200%;22家公司的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包括白云山、南京医药、国药、复星医药等。此外,还有98家公司亏损。
创新药密集进入收获期
随着研发战略的顺利推进,国内大量制药企业的创新升级进一步加快,并开始进入集中收获期。上海益众凭借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核心产品注射销售,2022年净利润1.43亿元,上市后首次盈利,公司成功“采摘U”。
根据年度报告,2021年第四季度批准上海益中核心产品注射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上市,公司也正式开展了产品的商业生产和销售。2022年,该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导致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具体来说,在2022年上海益众的主营业务中,注射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收入为2.36亿元,同比增长5680.56%,占营业收入的99.89%。
2022年,同样取得优异业绩增长的艾力斯实现总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50.21%;回归母亲的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增长627.68%。对于2022年业绩大幅增长,艾力斯表示,主要是公司产品甲磺酸伏美替尼片在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
伏美替尼是艾力斯研究的第三代EGFR,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TKI。2021年12月,伏美替尼通过医保谈判首次进入目录。虽然价格下降了79%,但被纳入医保后的销量给公司带来了快速的业绩增长。
2022年,百济神州实现了95.66亿元的收入,大部分收入来自两大核心自研药物。其中,百月泽■2022年全球销售额达38.29亿元(泽布替尼)。泽布替尼在美国的销售额为26.44亿元,去年同期为7.46亿元,增长了两倍多。泽布替尼在中国的销售额为10.15亿元,去年同期为6.52亿元。百济神州另一种自主研发产品抗PD-1抗体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2022年也实现了强劲增长。
复星医药去年营业收入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扣除非净利润38.73亿元,同比增长18.17%。由于公司新上市产品汉斯状,创新产品收入超过100亿元■、捷倍安■收入贡献和次新汉曲优■、苏可欣■增长贡献。截至2022年底,复星医药新产品和次新产品的收入占制药业务的30%以上,远高于2021年的25%。
政策迫使企业加快转型
近年来,药品集中采购和国家医疗保险谈判日益规范,传统仿制药企业利润越来越薄。除了转型创新药品外,制药企业的另一种开源方式是转型和扩大CDMO业务,利用之前扩大工厂建设的过剩产能承担外部项目,希望减少工厂闲置和设备折旧造成的损失,同时补充一些现金流。如今,CDMO业务也成为许多公司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2022年,金城医药实现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53.15%。该公司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增长较大,主要是医药中间体CMO/CDMO业务和生物特色原料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海普瑞在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不仅增加了2022年新订单的获取,而且注重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综合效益,提高2022年CDMO业务的营业收入和利润。2022年,海普瑞净利润增长2倍,达到7.3亿元。
CXO转型似乎逐渐成为创新药企建设的第二个增长点。
2022年,三生国健实现营业收入8.25亿元,同比下降11.12%;归母净利润4929.74万元,同比增长172.99%。虽然公司核心产品易赛普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和患者就诊率下降的影响,2022年收入同比下降,但CDMO业务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补充和新增长点:2022年销售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159.81%。
对于中药企业来说,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期。想要抓住红利创新发展的中药企业,越来越愿意投资和增加研发,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一方面,中药创新药品和独家品种在医疗保险收集方面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中药新药进入快速审批渠道的有效机制不断完善,中药创新药品的审批速度显著提高。
2022年,首家披露年报的康源药业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9.25%;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增长35.54%。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2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14.28%。2022年,公司“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新获授权专利31项,申请发明专利27项。康源药业在202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7种上市中药新药中占有2席。
天士力也继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资10.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82%。天士力继续探索“老产品发芽”。在现代中药领域,公司布局了26种产品,其中18种是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
此外,江中药业、启迪药业、健民集团等药企研发支出增长30%以上,创新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