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子萌
最近,“去美元化”在许多国家逐渐燃烧。
从事件“点”,包括中法油气企业完成第一个液化天然气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巴西宣布与中国直接贸易货币结算,印度和马来西亚同意使用印度卢比贸易结算,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讨论“金融独立”进展,广泛关注。
市场认为,美元以外的替代支付货币安排,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意味着“去美元化”的实质性步伐。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去美元化”措施的实施主体大多是亚洲、非洲、南美洲等新兴经济体。这些经济体之所以减少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主要是因为他们考虑了自己的财务安全和对经济和贸易利益的需求,所以他们选择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寻求替代交易货币。
在这背后,随着美元信贷的加速消费,一场关于美元的“信心”危机已经在世界各地悄然蔓延。植信投资研究所秘书长邓志超表示,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强美元体系的武器化趋势,频繁对其他国家发起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金融制裁,极大地削弱了美元信贷,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对美元使用安全和可能受到美国制裁的担忧。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上升”模式逐渐清晰,随着美元地位与美国经济实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地位,这些国家对国际交易货币提出了新的需求,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正面临挑战。
尽管目前“去美元化”的热度正在迅速升温,但市场仍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去美元化”的过程——美元在价值储备、全球贸易等领域的主导地位在短期内难以逆转。“去美元化”的实现并不是一夜之间的。
“美元主导地位的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这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邓志超表示,在短期内,美元在全球货币市场的主导地位是由全球美元交易股票形成的国际交易惯性决定的。随着其他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变化,美元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和稳定性将减弱。
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来说,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明确。方德金融控制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认为,主要发展中国家开始采取预防措施,推出新的互利支付货币安排,根据资产安全比较调整储备货币的比例,可能逐步形成更加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夏春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元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比例并没有被欧元、英镑和日元等单一货币所取代。事实上,上述四种货币的总权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币、澳元、加元、韩元、新加坡元和瑞典克朗。他认为,央行追求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和这些货币交易成本的下降是主要原因。
如果其他货币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发言权,他们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角色和责任。夏春表示,为了扩大其他货币的市场影响力和份额,他们需要发展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培育具有高度竞争力的资本市场,并愿意承担“过度责任”。FXTM富拓特约分析师黄军认为,在未来,“去美元化”必然会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原油将成为全球“去美元化”的主要“战场”;另一方面,在新的货币体系中,区域性大货币之间将面临如何分配权利的问题。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