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记者 陈芳
目前,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复杂而严峻。如何看待今年中国进出口增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育外贸发展的新驱动力?关于这些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最近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办公室主任、研究员赵福军。
三个有利因素支持外贸韧性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放缓。根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平均值为49.4%,仍不超过50%,3月份月度数据有所下降。
世界贸易的增长预期也不乐观。世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增长1%,比2022年放缓2.5个百分点左右。
赵福军分析,全球经济形势相对严峻,国际贸易面临巨大压力,需求不足已成为中国外贸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如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摩擦也可能增加。
赵福军说:“在这些不确定性背后,还有三个有利因素支持外贸发展——中国经济复苏;扩大开放和稳定外贸政策将提供有力支持;长期积累的外贸竞争力将提供有利条件。”。
在他看来,外贸相关产业的配套体系、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将巩固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
出口产品逐步向中高端迈进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赵福军认为,虽然产业转移对外贸发展有不利影响,但也会促进上游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产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比如越南近年来承接了中国一些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出口量大幅增加,原材料和相关辅料的50%到60%需要从中国进口,这推动了中国出口的增长。中国还为越南提供研发、设计等服务,带来服务贸易的发展。”赵福军说。
他说,总的来说,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水平逐渐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22年,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为代表的高科技、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31.8%,光伏产品同比增长67.8%,锂电池同比增长86.7%。
“去年‘新三样’的快速增长可以反映出中国出口的新竞争优势正在形成。”赵福军分析说:“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是国际高端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我相信,未来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将继续提高,出口增长率也非常有潜力。”下一个版本的2个版本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