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韧性时代: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和进化》
◎郑渝川
近年来,由于紧急情况,全球供应链经常被迫中断。事实上,这些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危及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运行,无论是疫情、地缘政治冲突还是偶然事故。
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新书《韧性时代: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和进化》中指出,在全球化体系下,主要经济体正在努力权衡效率和韧性之间的选择。在本世纪和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追求提高效率是许多国家、国际组织、企业和个人的首选。因此,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国家将在20世纪末逐步启动产业价值链的过程和岗位转移,因为全球供应链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更准确地削减所谓的冗余成本。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越来越热衷于整体外包无利可图的业务环节。然而,效率第一也使供应链,特别是前端企业变得越来越脆弱,难以适应突然的变化。本书详细而深入地讨论了效率第一和牺牲韧性是如何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变得越来越脆弱的。
扭曲认知的效率第一
在21世纪,效率第一的思维仍然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维。作者在书中指出,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推进的教育改革,虽然打着拥抱数字经济浪潮的旗号,实际上贯穿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念,要求学校教学生,培训未来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学校本身也有意识地适应成为新产业的附属品。更重要的是,这种改革强调量化评价,更详细地分割知识,将学习简化为完成指定的学术任务,然后评价等级。这实际上是笛卡尔400年前的想法,即如果人类用数学武装,就能创造出有序、可预测、可持续的机械存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400年前笛卡尔和牛顿的机械宇宙思维使用了人们对教育和社会的想法,但他们对经济增长前景、经济和社会能力、资源和成本消耗的理解完全突破了最基本的热力学定律,认为经济可以实现无限增长,经济能力、资源和成本供应也可以无限增长。
正是这种分离的理解使人们对把握现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偏差。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地球上的各种环境、资源、能源和社会因素本身都是有限的。忽视这些约束会导致人类不合理地使用上述元素,甚至造成巨大的浪费,并导致明显的负外部性。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多个具体案例进行说明。例如,自19世纪末以来的农业革命,大大释放了产能,但这是过度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和更高产但更大的作物种子,导致全球热带和温带大量肥沃土地不可逆转的长期损害,所以农业生产者只能使用更多的肥料、化学品、高产种子。作者指出,现代农业的效率越高,其负外部性和正反馈循环就越多,这使得全球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供应链非常脆弱。
效率第一,产生不良后果
效率第一的结果是,世界各地的各种因素资源都被纳入了更贪婪的掠夺秩序。作者在书中称之为“地球各圈的财产权”,即原本可以成为公共资源的水圈、岩石圈、大气层和生物圈都被纳入市场经济秩序。这些公共资源首先迎来了西方国家的一些私营企业和国家开发机构,然后发展了市场份额和配额制度。这种掠夺甚至发展到基因库和全球定位系统。
另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是,效率第一导致了“机器更换”的激进推广。虽然这种做法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它减少了就业,企业也通过营销程序使消费者在债务中越来越深。作者甚至在书中指出,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致的是丰田和其他企业发展的精益生产理念,其本质仍然是减少劳动力工作以换取更高的生产能力。
随着各种负面影响的叠加,出现了一个相当明显的悖论,即虽然人们可能获得的福祉明显比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增加,但人们变得越来越封闭,生活环境越来越狭窄,需要面对越来越多未知、无法控制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作者在书中指出,以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障碍为例,这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生物钟紊乱疾病,而且破坏了人体的昼夜调节规律,使生殖系统紊乱。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依靠辅助技术来生下一代。
以韧性战胜脆弱性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将每个人和地球视为自己的生态系统,强调韧性应根据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注入到各个层次,使每个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作者指出,20世纪下半年和21世纪前10年最突出的学科是经济学。如果人类想要继续生存,他们必须改变思想,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重新评估经济学长期坚持的一些批评信条,包括狭义的外部定义、一般平衡理论、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一些误导性的生产力和GDP概念,从根本上放弃对效率第一的追求。
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表明,必须致力于提高全球化体系的韧性,重估价值,提高全球商业法、投资逻辑和金融规则对各方面根本利益的适应性。
从效率到韧性,不是放弃新技术革命,更不用说历史倒车了。事实上,目前正在推广的工业4.0可以通过改造各种建筑设施和嵌入式物联网基础设施,保持经济体系的高运行效率,有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从效率到韧性,驯服脆弱性,可行的政策是重新审视过去的农业现代化战略,不再盲目追求自动化减少人力配置,允许和鼓励农村人口恢复增长,重建农村公共生活和文化生活,让相当数量的年轻人、中老年人享受农村生活,而不是为了谋生被迫生活在城市里。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