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温婷
科技创新板CAEE成立于2006年,只有129名研发人员得到支持(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第一股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索辰科技为什么?
索辰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陈浩知道,该行业对人才跨境能力的要求很高,因为它融合了物理、数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算法和技术。
“培养各基础学科跨境人才的决心和长期研发投资的耐心是CAE软件开发成功的关键因素。”经过17年的关注,陈浩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从资本市场的新起点来看,他的目标是工程模拟软件的“星海”。
从“偶然闯入”到坚定不移
在索辰科技成立之前,陈浩曾在安西斯工作——这是一家成立于1970年的领先模拟软件公司,199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总市值约280亿美元。现在,他将实现安西斯国内替代品作为公司上市后的主要目标。
回忆起第一次涉足CAE行业的感受,陈浩承认,他只是偶然打开了CAE的大门,随着对该行业的深入了解,他真的爱上了这个行业。
CAE是一种研发设计工业软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它可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产品性能,减少试验次数,提高研发效率。它是产品研发实现积极设计和原创创新的重要核心工具软件。例如,马斯克SpaceX开发的火箭发动机通过使用模拟软件大大降低了地面试验次数,从而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
索辰科技专注于CAE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流体、结构、声学、电磁和光学学科模拟核心算法、复杂条件和多物理场模拟集成验证系统,模拟和优化工业设备的性能参数,无需物理测试原型,即可在计算机中完成性能指标的产品设计。
截至目前,全球CAE软件市场主要被欧美企业安西斯、达索、西门子、MSC垄断。根据《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白皮书(2020)》的研究数据,中国95%的R&D和设计工业软件依赖进口,其中CAE软件是外国企业垄断最高的领域。
在安西斯工作的近十年里,陈浩深刻认识到CAE软件的价值,但当时中国几乎没有专门从事CAE研发的机构。安西斯的研发中心也位于美国,主要在中国销售和售后服务。陈浩心中萌芽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独立开发国内的CAE软件。
他告诉记者,CAE软件自主研发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与此同时,许多创业同行因为代理业务而赚了“快钱”。有一段时间,许多人选择离开。面对迷雾般的前景,他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再坚持一次!
经过10多年的研发,索辰科技的软件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主要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国内高端复杂设备行业使用索辰CAE软件。陈浩告诉记者,CAE软件在特定用户的特定场景中非常独家。随着特定行业软件工程开发的深入,软件使用的便利性和解决方案的解决精度和效率逐渐提高,使客户越来越不可分割。
利用资本市场加速国内替代
面对CAE软件本地化率低于5%的现状,以科技创新板上市为里程碑,索辰科技首先瞄准的是国内替代的巨大空间。陈浩说:“我们从零开始解决了CAE自主研发的问题。我们决心在3到5年内取代安西斯的主要CAE产品。”。
索辰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认,公司的产品在功能模块方面与竞争对手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在电磁、光学、测量和控制方面。同时,虽然公司在流体、结构、声学等领域的功能模块相对丰富,但部分功能模块研发成功后,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相对较少,没有丰富的算例库,需要改进应用场景和算例。
陈浩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和人才基础具有一定的优势,顶层设计对独立和可控性也有更长期的思考,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CAE软件产业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能。
“随着国内制造业更加注重原创创新和自主可控,国内CAE企业在本地化服务方面具有突出优势。CAE软件作为一种大型、综合性的工业软件系统,必须与实际工况紧密结合,才能具有良好的仿真效果。国内企业使用外国同行软件进行分析,通常只有分析结果,不能优化模拟的具体场景。基于国内市场,公司可以帮助客户充分发挥CAE软件的作用,提供更好的服务。陈浩说。
记者注意到,在IPO之前,索辰科技已经引进了航空基金、国家开发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基金等国有股东。陈浩告诉记者,这些战略股东的加入在促进公司产品在工程模拟领域的探索和实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11%,主要是由于CAE软件国内替代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业务规模的增加;同期净利润同比增长6.77%。同时,模拟产品开发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公司与客户的长期业务合作,加快公司工程模拟软件在客户中的推广和使用。
在科技创新板成功上市的同时,索辰科技也将并购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并购是国际CAE制造商从大到强的重要阶梯,安西斯等国际巨头也是如此。
陈浩告诉记者,以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为里程碑,苏陈科技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通过并购、合作、人才培训,建立国内CAE软件生态系统,吸引资本支持,团结更多的CAE创新、科研和场景应用公司,构建产业生态。
当你爬得很远的时候,回首往事。陈浩承认,如果一路上有值得分享的经验,那就“再坚持下去”。“如果科技创新公司珍惜自己的羽毛,就必须在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上取得突破。时间会证明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