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展望未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傅凌辉在4月18日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正在逐步增强。考虑到去年第二季度疫情影响基数相对较低,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比第一季度快。
行业:接触式服务业快速增长
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许多行业表现良好。如工业设备制造业、服务业接触服务业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第一季度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规模以上行业1.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行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2.5%。其中,电气机械、铁路船舶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9.3%。
傅凌辉说:“设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趋势的加强,设备制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生产将保持快速增长。”。
服务业的复苏趋势明显,尤其是接触式服务业。第一季度,住宿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6.9%、6.0%、5.5%。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5%,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接触式、聚集型服务业反弹迅速,居民外出就餐、购物、旅游、住宿明显增加,带动相关服务业增长。”傅凌辉说。
此外,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持续,新动能持续增长。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绿色低碳产品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2.5%、53.2%。
金融:信贷供需两旺:
第一季度,信贷“良好开端”,实现了“前进”的目标,突出了经济修复动能的增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升温,信贷进程稳步推进。
从总量来看,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增加2.27万亿元,金融数据连续三个月超过市场预期;从结构上看,去年以来“企业强、居民弱”信贷结构失衡改善,居民信贷扩张;从价格上看,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释放,贷款利率显著下降。
由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复苏:企业生产投资扩张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对信贷需求的影响明显,居民信心的复苏推动了消费和住房需求的恢复。同时,稳定增长政策继续努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效率,稳定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有效促进了货币信贷的增长。
“在政策的支持下,内生信贷需求也开始从低点恢复。”中金公司表示,3月份居民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都得到了显著修复。前者反映了消费者信贷需求和个体经营者经营资金需求的上升;后者与3月份房地产销售改善的趋势一致。从最近的数据来看,房地产销售进一步显示出温和复苏的特点。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最近召开的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要求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播机制,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保持合理的信贷增长和稳定的步伐。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修复,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将会增加。预计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和充足,信贷扩张将大,信贷快速增长势头将继续,为稳定宏观经济市场创造良好的货币和金融环境。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