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薇萍 实习生 谭镕
威来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康凯4月18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车展的第一天,我们的展位从早上开始就被包围,整个展厅都很受欢迎,这是出乎意料的。”。
对于以威来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新力量来说,高流量的背后是“快乐的麻烦”。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具有“汽车市场风向标”功能的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势不可挡,汽车行业迎来了分水岭!
受访者普遍认为,2023年上海车展将充分发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汽车消费的作用,为行业释放更多活力,反映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回暖
4月18日,记者在国家会展中心6.1展厅看到,哪吒汽车、理想、欧拉、合创汽车等汽车企业展示了自己的技能,以锐意、创意、新产品等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繁荣。
康凯回忆说,从2017年蔚来参加车展到现在,每次车展的感觉都不一样。2017年蔚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展,他做自我介绍时还是比较害羞的。自2019年以来,电动汽车公司开始发出一些声音。在这次车展上,新能源的聚光灯完全超过了传统的油车。隔壁展厅的许多传统油车不仅在“展示肌肉”,而且在进行智能转型,并试图与用户沟通。“各种迹象表明,上海车展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分水岭,电动汽车市场最终将超越燃油汽车市场。”康凯说。
哪吒汽车首款纯电动跑车哪吒GT、全新的威来ES6、小鹏G6、极氪智能技术的极氪M-Vision概念车,AITOM5系列智能驾驶版...随着一系列新产品的发布,消费者对智能车和未来车的愿景变得清晰可触。
“中国品牌,尤其是造车新势力,越来越被市场接受,这是一个明显的现象。”来自汽车行业的龚姓人士告诉记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汽车是2023年提振消费的主要起点。车展将促进汽车消费的复苏,特别是消费者对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汽车推广政策的实施,汽车市场可能会带来政策和周期的共振复苏。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西勇预测,中国汽车工业将进入强劲复苏的新时代。汽车工业将呈现传统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并驾齐驱的局面。预计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将占50%左右,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占30%,油车销量将占20%。
“我认为2025年的市场将是4年∶3∶3.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表示:“40%是混合动力汽车,30%是纯电动汽车,30%是燃油汽车。”。
展示行业投资的新趋势
上海车展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风向标,不仅是一场挑战赛,也是一场磁场。车展期间推进各种交流与合作。
康凯说:“很明显,海外参展商越来越多。许多海外汽车公司来到这里。18日,我们的展位接待了20至30名同行,我单独接待了3批海外同行。”。
一些实质性的合作也在车展上实施。4月18日,小鹏汽车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在车展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西门子将依靠其数字技术、智能园区、智能能源和低碳解决方案,提高小鹏汽车生产基地和办公园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低碳水平,帮助小鹏汽车建设世界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数字工厂。
未来几年,西门子将继续支持小鹏汽车数字化工厂的升级,形成高度灵活的智能生产系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质量,有效生产用户定义和用户满意度的优质产品。小鹏汽车将与西门子合作,探索“工业4.0”时代的新商业模式。同时,双方还将与基准企业、人才培训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共同走向高质量发展。
双方都表示,数字化和低碳化是推动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希望通过这一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中国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建设。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主席马库斯·海恩在车展上表示:“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引领着全球市场新能源和智能旅游的发展。”。
近日,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和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在苏州奠基,总投资约70亿元。此外,博世还与无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和商用车电气化的本土化开发和商业化应用。博世与庆铃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成立的合资企业将于2023年在重庆投入使用,推动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当地市场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康凯认为,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来看,该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其次,汽车制造的新力量预计将加大对基础研究项目、自动驾驶、芯片、电池、电机电气控制系统等领域的投资,继续“展示肌肉”,抓住新的轨道。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