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重要提示
1.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的全文。为了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的年度报告全文,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2.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确保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无虚假记录、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人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2023年4月17日,公司在上海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51次会议,全体董事亲自出席会议,行使表决权。
4.2022年,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由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审计,并出具无保留标准的审计报告。
5.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计划:根据当时实施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普通股总股本,每10股向全体普通股股东分配3.20元(含税)。
1.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
2.主要财务数据及股东变更
2.1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注:
(1)根据《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一一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和披露(2010年修订),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的普通股加权平均值。
稀释每股收益=(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稀释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发行的普通股加权平均值+稀释潜在普通股转化为普通股加权平均值)。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
(2)2022年3月和2022年12月,公司分别对浦发优进行了2022年3月、浦发优12期优先股发行股息7.215亿元,8.37亿元(含税)。2022年7月和2022年11月,公司分别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支付了14.19亿元和23.75亿元的利息。公司在计算本报告披露的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考虑了优先股股息分配和可持续债务利息支付的影响。
(3)非经常性损益按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第43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的定义计算。
(4)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其他股权工具的优先股和永久债券)/期末普通股总数。
(5)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6)全面稀释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
(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面稀释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内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期末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
(8)净利差=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总利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9)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入/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10)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
(11)现金分红比=现金分红金额/分红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以29、352、174、170股计算。
(12)贷款总额为企业贷款、个人贷款、票据贴现本金余额的总额,存款总额为企业存款、个人存款等存款本金余额的总额。
2.2本集团2022年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2.3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2.4前十名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户
■
■
注:富德生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股东资格仍需银监会批准。
2.5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2.5.优先股股东总数
■
2.5.前十名无限售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浦发优1
单位:股
■
浦发优2
单位:股
■
2.6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情况
2019年11月1日,公司完成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5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约499.12亿元;2019年11月15日,上述A股可转换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上海浦东发展可转换债券”,代码110059。
2022年7月21日,公司实施了2021年a股普通股利润分配。根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当公司因现金股利发行而改变股东权益时,公司将相应调整可转换债券的价格。为此,利润分配实施后,自2022年7月21日(除息日)起,上海浦东发展可转换债券的初始转换价格从13.97元/股调整为13.56元/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浦发可转换债券累计人民币1.376、000元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累计可转换股票9373股,占浦发可转换债券转换前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额的0.003%。尚未转换的浦发可转换债券金额为49.998、624、000元,占浦发可转换债券总发行量的99.972%。
可转债持有人和担保人的情况
■
3.讨论和分析业务状况
公司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积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全力服务建设新的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推进轻银行、绿银、全景银行建设。加强科技创新、绿色、自由贸易、包容性、农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展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时代责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贡献。
3.1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公司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积极履行国有金融企业的使命。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实施和各领域转型发展,紧紧围绕“坚持长期、夯实基础、全面推进、数字赋能”的经营主线,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稳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为87046.51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5.678.94亿元,增长6.98%;其中,本外币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为4906.62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1.146.22亿元,增长2.39%。公共贷款总额25980.58亿元(不含票据贴现),零售贷款总额18924.00亿元。该集团负债总额为79.978.76亿元,比去年年底增加了5.393.37亿元,增加了7.23%;其中,本外币存款总额为48,264.78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4,234.22亿元,增长9.62%。与去年年底相比,存款总额占总负债的比例增加了1.32个百分点,债务结构呈现良好趋势,债务来源稳定性增加。
经营效率稳定,略有下降
报告期内,集团加强转型发展,调整业务结构,加强风险压降,营业收入1.86.22亿元,同比下降23.60亿元,下降1.24%;利润总额561.49亿元,同比下降29.22亿元,下降4.9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71亿元,同比下降18.32亿元,下降3.46%。总资产平均收益率(ROA)为0.6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7.98%的成本收入比为27.89%。
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报告期内,集团坚持“控制新旧”风险,继续加强不良资产存量处置,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逐季下降。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746.19亿元,较去年年底减少22.10亿元;不良贷款率1.52%,较去年年底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9.04%,较去年年底上升15.0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拨款比)为2.42%。
提高集团化、国际化经营质量和效率
报告期内,集团加强协调,促进子公司实施监管要求,保持稳定发展。公司充分利用跨境业务平台,稳步推进国际运营,进一步提升香港分行的市场影响力。新加坡分行继续打造商品服务特色,伦敦分行有效帮助公司跨欧亚、跨时区运营。报告期内,主要投资企业总收入124.41亿元,同比增长12.82%,净利润40.99亿元,同比增长7.00%;国际业务平台总资产352.17亿元,收入49.05亿元,同比增长19.72%。
3.2利润表分析
报告期内,集团各项业务持续发展,营业收入1.886.22亿元,同比下降23.60亿元,下降1.2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1.71亿元,同比下降3.46%。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1营业收入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业务总收入3.635.48亿元,同比下降28.82亿元,下降0.79%。
下表列出了该集团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构成和比例。
■
下表列出了业务总收入的变化: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下表列出了集团营业收入区域分支机构的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集团区域分支机构作为本报告的目的,定义为:
(1)总行:总行总部(总行总部及直属机构)
(2)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分行
(3)珠江三角洲和海西地区:广东和福建分行
(4)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分行
(5)中部地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海南分支机构
(6)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
(7)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分行
(8)境外及附属机构:境外分行及境内外子公司
3.2.2利息净收入
报告期内,集团净利息收入136.69亿元,同比下降22.89亿元,下降1.68%。
下表列出了集团资产负债项目的利息收支、平均收入和成本。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2.1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集团利息收入295.20亿元,同比下降11.73亿元,下降0.39%。
贷款和预付款利息收入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一般短期贷款平均收益率为5.16%,中长期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50%。
投资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集团投资利息收入为619.64亿元,比去年下降4.11%,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54%,比去年下降0.09个百分点。
与其他金融机构交往的业务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本集团存拆同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利息收入为150.36亿元,较去年增长27.53%,存拆同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平均收益率为2.20%,较去年增长0.18个百分点。
3.2.2.2利息支出
报告期内,集团利息支出1.658.51亿元,同比增长11.16亿元,增长0.68%。主要原因是客户存款利息支出增加致。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
报告期内,本集团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968.28亿元,比去年增长14.09%,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为2.10%,比去年增长0.09个百分点。
下表列出了集团公司存款和零售存款的平均余额、利息支出和平均成本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拆贷款利息支出
报告期内,本集团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拆贷款利息支出为238.29亿元,比去年减少29.30%。
债务证券利息支出已发行
报告期内,本集团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392.12亿元,比去年增长1.42%。
3.2.三是非利息净收入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549.53亿元,较去年下降0.13%;其中,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286.91亿元,下降1.52%,其他非利息收入262.62亿元,增长1.44%。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3.1手续费和佣金收入
报告期内,集团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7.66亿元,较去年下降20.81亿元,下降5.22%。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3.2投资损益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投资损益198.77亿元,同比增长14.92%。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3.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报告期内,本集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8.54亿元,同比下降185.57%。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4.业务和管理费用
报告期内,集团业务管理费526.07亿元,同比增长5.26%;成本收入比为27.89%,比去年增加了1.72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5信用减值损失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本集团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651.43亿元,同比增长0.93%。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2.6所得税费用
报告期内,所得税费用为41.52亿元,比去年降低11.53亿元,降低21.73%,实际所得税率为7.39%,同比降低1.59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3资产负债表分析分析
3.3.1资产分析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为87046.51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5.678.94亿元,增长6.98%。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3.1.1客户贷款
报告期末,本集团贷款和垫款总额为4906.62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2.39%;贷款和垫款总额占资产总额的56.30%,比去年年底下降了2.52个百分点。
3.3.1.2金融投资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交易性金融资产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债权投资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其它债权投资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投资其他股权工具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本集团债券投资总额按发行主体分类列出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持有面值最大的十只金融债券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3.1.3长期股权投资
报告期末,本集团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26.55亿元,较去年年底下降5.82%。其中,合资企业投资余额为23.19亿元,较去年年底下降7.72%。报告期末,本集团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为零。
3.3.1.4衍生金融工具
报告期末,本集团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类别和金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3.1.5商誉
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报告期末,集团对收购上海信托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报告期末,商誉账面价值为69.81亿元,无需计提减值准备。
3.3.2.负债分析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负债总额为79,978.76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5,393.37亿元,增长7.23%。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3.2.1存款总额构成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存款总额48,264.78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4,234.22亿元,增长9.62%。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3.三是股东权益变动分析
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7.067.75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4.21%。母公司股东权益6.978.72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4.16%;未分配利润为2032.20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5.24%,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净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实现。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4会计报表中变更超过30%的项目的原因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
3.5贷款质量分析
3.5.信贷资产五级分类
报告期内,集团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呈现良好趋势。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较去年年底下降,不良贷款余额746.19亿元,较去年年底下降22.10亿元,不良贷款率1.52%,较去年年底下降0.09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074.40亿元,比去年年底增长37.45亿元,贷款率2.19%,比去年年底增长0.02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注:(1)重组贷款是原减值或减值但相关合同条款已重新约定的贷款。
(2)本集团将本息逾期一天以上的贷款归类为逾期贷款。
3.5.2.贷款结构和贷款质量按产品类型划分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占53.01%,比去年年底上升2.70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占38.62%,比去年年底下降0.88个百分点,票据贴现占8.37%,比去年年底下降1.82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5.3.贷款结构和贷款质量按行业划分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5.4根据区域划分的贷款结构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5.5.担保方式的分布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
3.5.6.贷款迁移率
■
3.5.前十名贷款客户的情况
(下转35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