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琳
上市证券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逐步披露,作为衡量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成果的重要指标,2022年证券公司销售金融产品的所有权规模逆势增长,但销售金融产品的收入普遍下降。据《上海证券报》统计,2022年,25家上市证券公司披露了年度报告和可比数据,现代金融产品净收入约99亿元,同比下降25%。
2022年,证券市场面临明显压力。沪深股基成交额同比下降10.29%至247.87万亿元。公募基金发行寒冷,但证券公司销售金融产品的规模保持上升。根据中国基金会协会的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证券公司销售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和“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12570亿元和14378亿元,同比增长33.84%、41.56%。
部分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数量明显增加。根据中金公司的年度报告和相关研究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了3564.27亿元的代销金融产品,同比增长22.2%;公司财富管理业务产品拥有量超过3400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0%以上。
截至2022年底,中信证券“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和“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1417亿元和1733亿元,同比增长35.21%、均排名行业第一的49.65%。
国泰君安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产品销售额7537亿元,同比增长7.6%,金融产品月平均保有量2138亿元,同比增长16.4%。
然而,与金融产品所有权的增加相比,代销金融产品的净收入普遍下降。2022年,中信证券以16.83亿元的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排名第一,同比下降36.61%。中金和华泰证券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实现了12.12亿元和9.69亿元的代销净收入。
从同比增长率来看,仅华泰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三家证券公司的代销净收入正在增长。其中,华泰证券以23.6%的增速排名第一,中金公司同比增长6.69%,海通证券同比增长2.36%。
从代销金融产品净收入占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的比例来看,中金公司占20%以上,中信证券、浙商证券、华泰证券占15%以上,说明部分证券公司对传统渠道业务的依赖度在下降。
为什么券商代销金融产品会出现“增量不增收”的情况?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金融产品的保有规模会逐年上升,但销量不一定会增加。代销金融产品的收入与销量的关系更为直接。”。
另一位证券公司表示,销售金融产品的收入也与产品结构有关。去年,大多数热门产品可能是固定收益产品,如货币基金和短期债务基金。这些产品的成本份额将相对较低。
此外,作为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起点,许多证券公司继续投资于基金投资顾问。中信证券在年度报告中表示,其公共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已签约近14万客户,累计签约资产超过100亿元。
华泰证券表示,截至报告期末,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授权资产139.13亿元,参与客户61.76万户。在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了买方投资咨询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客户服务场景和客户服务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推进投资顾问一体化买方顾问服务机制建设,不断加强对投资顾问和客户的支持和授权。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