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程 记者 俞立严
锂电池行业进入痛苦时期的现状并没有打消动力电池企业的热情。
4月18日至19日,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新旺达、瑞浦兰钧、巨湾技术研究等公司出席了第20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以下简称“2023上海车展”)。2021年上海车展只有四家动力电池公司:亿纬锂能、蜂巢能、力神和“瑞浦能源”(现为瑞浦兰钧)。
动力电池作为马太效应强的行业,遵循强者越强的规律。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率先发布了与钠离子电池和凝聚态电池相关的重大新闻,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隔壁展厅的一些二线电池厂商带来了新产品,更多的是静态展示“拳头产品”。
从主要公司的行动来看,该行业仍在追求更安全、更大的能量密度和更具成本效益的动力电池,该行业的最终结果远未到来,竞争将继续。
宁德时代带头“秀肌肉”
4月19日,2023年上海车展第二天,宁德时代展厅挤满了人,连旁边的过道都挤满了人。没有别的理由——宁德时代长期热身的凝聚态电池即将发布。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随后登台揭开凝聚态电池的面纱: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hkg,可实现电池高比能与高安全相结合,并能快速实现量产。
吴凯说,在电化学中,高比能和高安全往往是鱼和熊掌,这也是制约电池技术突破天花板的核心问题。宁德时代一直在探索能量魔方的奥秘,寻找高比能和高安全之间的微妙平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凝聚电池开启了载人航空电气化的新场景。目前,宁德时代正在开展凝聚电池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实施航空级标准和测试,以满足航空级的安全和质量要求。同时,公司还将推出凝聚电池的汽车级应用版本,今年可以大规模生产。
为什么民航领域优先开发凝聚态电池?一位接近宁德时代的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凝聚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相对较高。即使切割凝聚态电池,也不会发生火灾和爆炸,这符合民航安全的高标准。凝聚态技术也相对较新,汽车成本相对较高。至于凝聚态电池的成本,宁德时代尚未透露。
宁德时代作为电力电池行业的绝对领导者,近年来备受关注。例如,在上海车展开幕前夕,最重要的行业新闻是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首次登陆奇瑞车型。与目前常用的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更低,里程更长,能量密度开始接近磷酸铁锂电池。
宁德时代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宁德时代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电池技术路线布局,形成了从前沿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再到大规模商业推广的快速转型能力。2021年,宁德时代率先发布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2022年,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创下全球新高。今年3月,它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并先后登陆了许多高端纯电动车型,如极氪、问界和理想。
二线电池制造商冷静应对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的市场份额长期稳居行业一两位,但“老三”是风水轮流转,动力电池行业的“排位赛”极其激烈。无论是从消费锂电池的跨界,还是从汽车企业的孵化和拆分,二线电池厂商从未掩饰过上桌“掰手腕”的野心。
然而,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二线动力电池制造商相对平静。除了一些公司发布新产品外,更多的公司还带来了发布的“拳头产品”。新旺达在现场发布了“闪充电池”,10分钟内充电至80%。据官方介绍,“闪充电池”具有“超快充电、更安全、更耐用”的特点,支持电动汽车轻松行驶1000公里,10分钟可从20%充电到80%,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
新旺达表示,随着“闪充电池”等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实施,新旺达电力将继续投入大量科研力量,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电性能的电池和电池模块,研发规划能量密度覆盖280Wh/kg至350Wh/kg,实现10/15/20/30分钟快速充电的各种应用场景,轻松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1000多公里的市场需求。
蜂巢能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23年上海车展,蜂巢能源与高安全电池系统解决方案龙鳞电池、短刀电池等产品,这是龙鳞电池首次公开亮相,也是蜂巢能源首次在大型展览中为不同的应用场景,展示新一代电池系统解决方案。目前,龙鳞电池已获得多种型号的指定点。
中国创新航空公司在月初推出了46系列圆柱形电池。该电池采用了该行业的第一个顶流结构和原始的“极端”电解质技术。与全极耳结构相比,结构内阻下降50%,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可实现6C+快速充电,电池性能大大提高。此外,中国创新航空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本周末,中国创新航空公司江门工厂将完成产品离线。
动力电池企业加快“走出去”
记者注意到,在各种动力电池公司的展位前,许多外国人停下来停下来,经常有三五个外国人组成一个小组来了解中国新的动力电池产品。一位负责接待的人士透露,在过去的两天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公司的产品感兴趣,包括汽车公司和产业链。
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出海正成为电力电池行业的又一增长点。近日,海关总署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今年一季度,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同比增长94.3%。
不难理解背后的原因——国内动力电池库存严重过剩。EVTank研究机构、根据伊维经济研究院与中国电池工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4.6GWh,但出货量高达465.5.5GWh,全产业链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这意味着全行业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新高,2023年去库存压力大幅增加。
对于海外市场,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布局已经增加。以宁德时代为例,2月14日,福特宣布在密歇根州Marshall建设磷酸铁锂电池厂,投资35亿美元。根据协议,福特拥有100%的新工厂权益,包括工厂和基础设施;宁德时代提供电池制造技术,获得管理和知识产权收入。福特仍能合法享受《减少通货膨胀法》规定的生产税抵免。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