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交所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稳步增长,防范风险,促进改革成效显著
◎记者 林淙
4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领导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投资公众、服务整体发展”的初衷,努力促进稳定增长、风险防范、改革等工作取得新成果。
IPO筹资额居世界第一
根据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发展成为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市场结构相对完整的证券交易所。
截至2022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174家,总市值46.4万亿元。2022年股市累计成交额96.3万亿元;累计融资总额8477亿元,其中首发融资总额3589亿元,占国内股市首发融资总额的61%。股票总市值和IPO筹资额分别排名世界第三和第一。债券托管规模15.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年融资额4.5万亿元,累计成交额380.3万亿元(包括回购)。上市基金总数614只,总市值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年累计成交额18.8万亿元。股票期权持仓331万张,全年累计成交6475亿元。共有16个基础设施公开发行REITS产品,全年新增9个项目,募集资金342亿元。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方面,始终立足“两大局”,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金融报国情怀和政治责任:
一是深化科技创新委员会改革,帮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第五套医疗器械企业上市标准的适用指南。全年受理科技创新委员会IPO企业159家,上市124家,净IPO募集资金约2400亿元。截至2022年底,科技创新委员会首批14家做市商已完成116只做市股票的备案,覆盖科技创新委员会92只股票。
二是深化债券产品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目标。202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低碳转型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等创新品种,发行了33种农村振兴债券、8种“一带一路”债券和76种科技创新债券。
三是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并完成了新一轮《促进上海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有213家国有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全年,上海董事会披露了11家中央企业并购订单,总交易金额1263亿元,10家中央企业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205亿元。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2年,首批ETF纳入沪港通交易。截至2022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ETF53家,香港证券交易所5家,上海上市公司21家发布海外GDR发行公告。
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
报告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建设,引导市场各方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优质发展道路:一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果;二是增加绿色项目融资支持,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企业实现融资发展;三是大力推进绿色产品创新,截至2022年底,上海已上市绿色ETF产品34种,总规模466亿元;第四,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鼓励上市公司开展ESG信息披露;第五,深化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引导国际投资者在ESG投资中增加中国市场。
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坚决坚定资本市场监管的人民立场,优化市场服务,维护市场稳定,创新培训和教学,组织公益慈善,促进共同繁荣的实现。
一是完善产品体系,满足投资者需求。2022年,沪市新上市63只ETF,共筹集610.69亿元。二是创新培训投教,增强各方参与感。202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共举办各类培训154期,推动“三开门”实效提升。三是推进定点帮扶,助力农村振兴。202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1500万元帮扶资金,重点支持苏松县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兼顾金融、公益、教育等领域。四是组织公益慈善,履行社会责任。202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益基金会共投资2393万元,支持49个公益项目。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将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诚信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