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外汇市场供需自主平衡的特点。王春英表示,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经常有账户顺差和各种外商投资,主要由国内市场实体的外商投资平衡,形成了外商投资来源和应用的独立匹配。
据初步统计,今年前两个月,经常账户顺差和来华直接投资仍然是涉外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对外资金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市场实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上。王春英说:“这也解释了市场上关于我们‘顺差去哪里了’的一些讨论。近年来,央行退出了正常干预,资金来源和应用主要体现在市场实体之间。”。
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
近年来,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有所增强。王春英表示,近几个月来,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善,外资对中国证券的投资普遍有所改善。其中,2023年1月,外资净买入国内股票创历史新高;3月,外资持有国内债券余额环比回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4月21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3月底,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21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5%。这也意味着今年3月,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环比增长约100亿元。
展望海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的趋势,王春英认为,未来综合回报稳定、投资价值高、多元化配置需求强,将继续吸引海外投资者稳步投资中国证券市场。
王春英具体解释说,中国债券市场在规模上排名世界第二,这意味着人民币债券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人民币资产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准安全资产。同时,中国国内股票估值低,投资前景良好。从市盈率和市盈率来看,目前a股估值相对较低,投资价值相对较高,潜在风险相对较低。
“未来,中国经济将恢复良好,金融市场的开放也将稳步推进,外资仍有流入空间。”王春英表示,目前,在中国证券市场,债券和股票外资的比例都很低,因此外资投资空间仍相对较大。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