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燕飞
自4月份以来,抑制医药行业的一些因素得到了缓解,各种基金对医药行业的关注不断增加。
Choice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市场上18只医疗主题ETF的份额较3月底增加了129.64亿份,最新份额达到631.53亿份,总资产增加了78.84亿元;创新药主题ETF的份额较3月底增加了219.47亿份,总资产增加了75.73亿元。
外资已成为加仓医药行业的主力军之一。据统计,近一个月北行资金增持数据显示,医疗器械和中药细分行业分别获得北行资金增持27.5亿元和26.82亿元,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七和第八,其中迈瑞医疗和白云山是增持最多的股票。
制药公司的股东和高管也在增加他们的持股。如复鸿汉林、余衡药业、康宏药业等,近期均获得大股东增持;长春高新技术公司董事长马吉等多人共增持3.47万股;国药现代股东共增持公司股份14万股。
事实上,早在今年第一季度,社会保障基金就开始增加医药股的头寸。根据Choice的数据,截至4月21日,已有40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第一季度的业绩。在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的社会保障基金中,医药生物公司数量最多,包括华东医药、康德莱、祥生医疗、大卫医疗等。
业内人士认为,估值底部叠加业绩复苏是各行各业资金加仓医药板块的原因。
从板块估值来看,Choice数据显示,医药板块最新动态市盈率约为25倍,2022年市盈率约为27倍,均处于历史底部。国联证券表示:“目前医药生物产业被低估,这一轮回调充足——时空是历史最高水平,后续产业繁荣有望回升。”。
年度报告和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制药行业的业绩有所回升。4月20日晚,包括医疗器械企业、生物制品企业和化工制药企业在内的多家制药公司披露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报告。其中,海泰新光、奥精医疗、赛科希德等医疗器械企业的业绩最为突出,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率超过35%。
年报方面,药明生物去年净利润44.20亿元,同比增长30.45%;沃森生物2022年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70.35%;2022年,人福医药实现净利润24.84亿元,同比增长88.60%。
方正证券首席战略分析师燕翔认为,《药品审查中心加快创新药品上市许可证申请审查规范(试行)》将于3月底实施,创新药品将迎来有利的政策。4月中旬,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年会召开,创新药相关概念股热度持续上升;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央行加息周期结束,宏观流动性环境边际良好,增长型创新药风格有望占主导地位。
燕翔还表示,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中国创新药市场自2016年以来发展迅速,2021年市场规模已超过万亿元,达到10488亿元。全球创新药市场空间巨大,目前中国创新药市场仅占3%,发展前景广阔。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