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下跌放缓
制造商承认市场已有活跃迹象
◎记者 李少鹏
经过几次“万元级”的下跌,虽然碳酸锂价格没有停止下跌,但下跌势头似乎有所放缓。根据上海有色金属网4月21日的数据,当天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没有上涨或下跌,平均价格为17.85万元/吨,与4月20日持平。
藏格锂业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近年来,下游制造商的业务谈判电话数量显著增加,我觉得市场有活跃的迹象。”,从最近与下游企业的沟通来看,电力电池制造商的库存正在深入清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电力电池制造商的库存确实在逐渐减少,一些企业已经将新一轮的原材料采购工作列入了议程。”下游电力电池制造商库存的下降和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提高将推动上游材料采购的增加。”一些熟悉锂行业的人士表示,乐观地说,国内电力电池制造商的库存清算可能会在5月份结束,届时碳酸锂市场预计将稳定下来。
动力电池企业去库存或即将结束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电力电池投扩项目26个,总金额超过1370亿元,涉及电力电池产能400GWh;2021年,动力电池投扩产项目63个(含募投项目),总投资超过6218亿元,计划新增产能超过2.5TWh;2022年,国内锂电池行业总投资超过1.4万亿元,电力和储能锂电池项目占60%以上。
“动力电池的产能建设太快了。事实上,需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a股一家动力电池企业感叹,由于需求增长有限,疯狂扩张的后果是动力电池制造商陷入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
根据中信证券金属统计,2020年和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总产量分别为83.4GWh、220GWh,相应的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为63.7GWh、154.5GWh。2022年,动力电池产能建设不断加快。据统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总产量为545.9GWh,年装机量为294.6GWh。
动力电池行业的产量远高于装机量,高库存问题也暴露出来。根据EVTank数据,2022年全产业链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创历史新高,行业去库存压力大幅增加。
“降低产能甚至停产的目的是减少库存。”一些熟悉电力电池行业的人士表示,自今年第一季度以来,该行业企业的主要工作是减少库存。”目前,虽然产能利用率没有显著提高,但去库存工作应该几乎相同,一些制造商已经准备好购买原材料。”
从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动力电池企业减少库存的效果。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今年3月,中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51.2GWh,同比增长26.7%,环比增长23.5%;销量共计44.3GWh,同比增长81.1%;装车量达到27.8GWh,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26.7%。
碳酸锂制造商等待行业回暖
加快动力电池厂商去库存工作,上游碳酸锂厂商看到希望。
“近年来,下游制造商的业务谈判电话数量显著增加,我觉得市场有活跃的迹象。”藏格锂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最近与下游企业的沟通来看,电力电池制造商的库存正在深入清理,预计锂材料需求将逐步恢复。
记者从青海多家锂厂商了解到,虽然锂价下跌势头没有明显缓解,但各厂商一直处于正常生产状态。“2022年锂价好,盐湖提锂成本低,大家手头都比较富裕,所以可以坚持生产。青海某盐湖锂提升企业表示,虽然各企业生产正常,但由于下游需求疲软,销量很少,这也导致碳酸锂库存大幅增加。据此人士了解,目前青海盐湖提锂企业碳酸锂总库存约3万吨。
碳酸锂企业的库存肯定不仅仅是盐湖锂企业。根据上海有色网络的数据报告,3月份国内锂盐厂库存约67097吨碳酸锂,下游材料厂库存约7264吨碳酸锂。
上游制造商并不太担心碳酸锂的高库存。一些锂盐制造商认为,虽然目前碳酸锂交易被废弃,但随着电力电池库存的耗尽,原材料的采购肯定是满足后续生产的首要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电力电池企业库存恢复健康的预期已经逐渐开始传递,六氟磷酸铁锂龙头多氟多也有同样的看法。
“动力电池企业的库存应该几乎被消耗掉,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补充库存的需求。”多氟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产能利用率来看,虽然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与历史最佳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至于碳酸锂价格何时停止下跌,业内普遍认为,碳酸锂价格的稳定性与中游电池制造商的库存清理速度密切相关。一些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乐观地说,国内电力电池制造商的库存清理工作可能会在5月份完成。届时,电池制造商的库存水平预计将逐步恢复到健康水平,推动上游材料的采购,从而支撑碳酸锂的价格。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