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964 证券简称:本川智能 公告编号:2023-013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了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的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都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本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为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未变更。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没有盈利,目前没有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计划或公积金转股本计划
√适用 □不适用
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公司利润分配计划如下: 以76、679、284为基础,每10股发现金红利0元(含税),红股0股(含税),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为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计划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营业务
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小批量印刷电路板产品和解决方案,专业从事印刷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以来,主营业务没有变化。公司专注于通信设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的小批量板市场、客户在工业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提供PCB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中国、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公司在通信设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等产品应用领域布局广泛,与许多下游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自3G时代以来,公司一直紧跟基站天线PCB技术的发展趋势,长期专注于基站天线PCB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业内少数最早征服5G基站天线中高频多层板生产技术的制造商之一,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印刷电路板产品种类繁多,可提供多种技术方向产品。根据层数,公司产品可分为单/双面板和多层板。同时,通过长期的技术研发和积累,公司积极拓展各种技术方向和特殊材料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产品类型包括高频高速板、厚铜板、多功能金属基板、柔性板、刚性柔性结合板、HDI板等,可一站式满足各类客户的小批量、多品种产品需求。公司坚持“小批量、多品种、多批、短交货期”的企业定位,专注于印刷电路板小批量板的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公司产品质量稳定,技术水平领先,响应速度快,客户服务好,在市场上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多品种定制的小批量板。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规格、型号、类型较多,单订单量一般较小。因此,产品生产具有单一生产规模小、生产批次多的特点。为满足原材料参数和PCB基材、厚度、尺寸等因素的多样化需求,确保产品及时生产交付,公司制定了支持采购机制和库存标准,采用“生产采购”和“保持适当的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采购部根据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类型、型号、数量采购原材料,以满足多品种、小批量板生产模式的需要,同时对于一般、一般的原材料,公司将根据日常消耗确定安全库存,在确保最小安全库存的前提下,库存采购,确保原材料能够高效、快速地供应生产。公司有专门的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商的开发管理,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优质供应商并纳入合格的供应商数据库。
2、生产模式
由于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定制产品,公司基本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订单组织安排生产。同时,由于产品订单具有“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短交货期”的特点,公司建立了高度灵活的生产管理体系和匹配的企业文化,生产线布局、生产排放、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管理和人员技能要求较高。计划部根据市场部发布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协调生产部、采购部、工程部、设备部等相关部门,确保生产的快速有序进行。同时,公司将定期组织对一线员工进行多岗位、多流程的交叉培训,使员工能够胜任不同岗位、不同流程的工作,提高人员安排的灵活性。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短交货期”的特点,同时向国内外客户销售,形成了完整的国内外销售体系。销售部负责管理客户和订单,包括国内销售团队和海外销售团队,分别负责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作为海外销售的主要平台,本川主要负责美国的客户扩张和服务。
根据客户类型和国内外市场的特点,公司采用两种销售模式:直接向电子产品制造商销售,并通过贸易商覆盖下游客户。公司主要在国内市场直接向电子产品制造商销售,在国外市场直接向电子产品制造商销售,通过贸易商覆盖下游客户。公司主要通过竞争性谈判和招标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确定产品价格。公司客户众多,客户类型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制造商和PCB贸易商。公司主要通过建立海外本土营销团队、积极开发下游客户、介绍现有客户、积极联系客户等方式获取新客户。
4、外包加工模式
印刷电路板具有生产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客户订单不平衡等特点。印刷电路板行业普遍采用外包加工作为组织生产的补充模式。此外,对于小批量板制造商来说,客户对产品交货期和产品加工类型的多样性有更高的要求,订单不平衡和峰值容量不足的频率更高。因此,外包加工在小批量板行业更为普遍。公司定位为小批量板制造商,采用“小批量、多品种、多批、短交货期”的业务模式,在组织生产时,公司将优先使用自己的生产线组织生产,当自己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计划时,公司将委托外包加工商处理部分工艺或少量低端产品,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和商业模式均未发生变化。
(4)讨论和分析业务状况
1、公司主营业务规模继续扩大
2022年,PCB行业下游整体需求放缓,PCB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报告期内,公司在新客户、新产品、新领域的研发和市场投资不断增加,增加了人才储备,加强了人才梯队建设,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新折旧摊销和新旧产能开关对公司利润有一定影响。
针对内外环境变化,公司管理积极响应,科学决策,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公司产品和订单结构,促进内部精益生产,加强战略合作,确保材料供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不断优化综合质量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灵活的生产管理竞争优势,提高运营效率,努力减少外部环境影响,提高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保持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2022年生产经营目标,积极开展各项生产销售工作,实现营业收入约5.59亿元,同比增长约0.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公司净利润约为4762.72万元,同比下降约为11.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283.32万元,同比下降约27.5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约13.71亿元,负债总额约3.6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约10.08亿元,资产负债率约26.47%。
2、募集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产品布局不断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年产48万平高频高速、多层高密度印刷电路板生产线扩建工程”,已顺利投产。本项目采用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和工业技术,是一家智能化、自动化、精益化的一流数字化工厂。同时,公司对原厂进行了持续的技术升级。根据PCB行业的特点,公司募集项目的产能正在逐步释放,产能正在攀升。同时,公司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与筹资项目形成优质发展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明确的市场拓展计划,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加强与现有客户的合作,增强与客户的粘性,努力拓展新客户。在巩固原客户群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开拓新领域。目前,公司已开发出许多行业领先的优质客户。产品涉及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下游应用领域,实现了客户结构的优化。未来,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的客户将成为公司优先开发的客户群体之一。公司还深入培育欧美优质客户,实现海外收入稳步增长。通过香港本川和美国本土营销团队,公司加强了对欧美等海外市场的拓展。
3、不断提高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短交付期”的企业定位,注重细分领域的技术研发,提前布局,创造核心技术优势,决心在优质PCB细分领域做大做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升级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线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引进西门子智能制造平台,建设智能、自动化、精益一流的数字工厂,有效提高公司管理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推动公司智能制造能力的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国家专业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成功认定为2022年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子公司艾威尔电路荣获深圳“专业新”中小企业称号,2022年荣获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要追溯调整或重复上一年度的会计数据
□是 √否
单位:元
■
(2) 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总数是否与公司披露的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有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和股东的情况
(1) 恢复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和前10名股东的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公司是否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和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报告期内无优先股股东持股。
(3) 以方框图的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和控制关系
■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告日存在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临时公告披露的重大事项如下:
■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