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芳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4月制造业PMI和昨日发布的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均有所下降,但预期指数、信心指数等生产经营活动分项指标保持较高增长,表明企业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专家表示,单月PMI的下降并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复苏的总体趋势。政策应从扩大国内需求、支持中小企业等方面加强,巩固经济复苏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4月份制造业PMI为49.2%,比3月份下降2.7个百分点。同期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49.5%,低于3月0.5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特别分析师张立群认为,4月份PMI指数大幅下跌,不仅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而且是经济从恢复性增长到全面复苏过程的短期现象,不会改变经济持续复苏的总体趋势。
多个细分指数仍呈现积极变化,呈现良好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PMI数据,4月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处于较高水平,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稳定。
从行业角度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精制茶叶、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设备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在60%以上,行业发展预期良好。
在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中,4月份信心指数上升至近两年来次高,说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的生产经营仍有很强的预期。
此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非制造业也保持了较高的繁荣水平。4月,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6.4%。其中,服务业商业活动指数为55.1%,连续三个月位于较高繁荣区间;建筑业保持快速扩张,其商业活动指数为63.9%,连续三个月位于高繁荣区间。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认为,投资的持续努力、线下消费的加速恢复和新驱动力的持续活动为非制造业的稳定恢复奠定了基础,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期继续保持乐观。第二季度是与基础设施投资相关的建设活动的强劲时期。在资本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预计投资将继续稳步增长。
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判断了当前的经济形势: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疲软的三个压力得到了缓解,经济增长优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渐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复苏趋势,经济运行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与此同时,会议还指出,中国经济运行的改善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驱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仍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来促进高质量的发展。
张立群分析说,从恢复性复苏到系统性和全球性复苏需要一个转换期,但时间不会长。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经济指标的下降,保持专注,继续加大力度,切实落实各项既定政策。
“从最近有关部委的声明来看,下一阶段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尽快发放预算资金,加快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实施详细的减负政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应做好跨周期调整,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的稳定步伐,结构政策“注重重点、合理、适度、进退”。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温斌说。
植信投资研究所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宏杰表示,5月份制造业PMI预计将再次扩张。随着工业生产进入旺季和消费场景的增加,需求也将加速复苏。其次,相关政策应努力扩大国内需求,稳定制造业就业,支持中小企业。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