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慜
五一假期后,近两天,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相继发布公告,调整人民币存款上市利率。三家股份制银行降低了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其中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3%以内,部分银行降至30个基点。
定存告别“3%时代”
总的来说,上述三家股份制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25%;在定期存款中,1年期、2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利率均下降至1.85%、2.40%和2.95%。其中,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最大。
以渤海银行为例,3个月、6个月、1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33%、1.59%、1.85%;2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至2.40%、2.95%;3年期整存整取由3.25%调整为2.95%,下调30个基点。此外,渤海银行1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下调10个基点,分别为1.33%、1.59%、1.85%;通知存款利率未变,1天、7天利率为0.55%、1.10%。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了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存款上市利率,发现经过多轮下调,商业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大幅下调,三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3%以下。
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卢飞鹏表示,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主要是为了应对持续缩小净息差的挑战。”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来源,中长期存款利率相对较高。自去年以来,居民大规模增加了定期存款,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因此银行主要降低了中长期存款利率。”他解释说。
招聘联合会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预计未来存款利率将继续下降。然而,考虑到存款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宏观经济的回应和融资需求的增加,未来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
稳住净息差
事实上,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下调了很多轮。去年4月和9月,全国银行两次降低存款利率。今年4月,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地的中小银行“补充”了存款利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最近银行降低了人民币存款利率,主要是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场调整机制,积极管理债务,有效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适度降低定期存款利率有助于降低定期存款,缓解债务成本压力,稳定净息差。
然而,银行净息差的下行压力仍在继续。据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介绍,2022年底,商业银行净息差总额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是历史上最低的。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除青岛银行净息差增加外,常熟银行净息差与年初持平,其他40家银行净息差均有所下降。
净息差的下降直接拖累了银行的利润水平。根据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同比增长1.3%。相比之下,2022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5.4%。国信证券表示,由于LPR报价下降、信贷需求低迷、存款成本刚性等因素,银行净息差继续下降,拖累了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其中,在2023年第一季度高基数的影响下,净息差的不利影响尤为显著。
然而,业内人士预计,净息差预计将触底。平安证券表示,近年来,资产负债两端存在一些积极因素。自年初以来,新的贷款定价一直稳定,存款利率下调的股息仍在继续。银行业息差已进入底部区间,预计随后的收窄压力将缓慢释放。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