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子霖
“真可惜!一位长期跟踪国有企业改革的投资银行家在看到中国长城分拆子公司长城信息IPO终止时感叹道。4月底,长城信息向交易所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提前终止IPO。《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长城信息IPO早在2022年9月就已“过会”,但此后尚未提交注册申请。徘徊近8个月后,长城信息终于选择了“离场”,背后的原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独立上市得到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委和单位的鼓励和支持。市场各界对长城信息意外“撤单”的原因有不同的猜测。记者最近从中国长城和长城信息母公司中国电子公司获悉,“撤单”可能与中国长城的业绩波动有关。
或者不符合分拆上市财务指标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长城信息创业板上市申请于2021年12月受理,2022年1月发布第一轮询价,2022年5月发布第二轮询价,2022年9月上市委会议通过。
今年4月27日,在a股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结束时,中国长城披露了关于终止子公司长城信息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告。中国长城表示,为了安排长城信息业务的发展和资本运营计划,经过与相关方的充分沟通和仔细论证,决定终止长城信息分拆到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近年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高度重视国有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分拆也被视为解决国有企业低估值问题的途径之一。因此,这次分拆“告吹”的原因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记者从中国电子相关人士了解到,分拆终止的原因可能与2022年中国长城的业绩波动有关,导致两家分拆企业不符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的相关财务数据规定。
中国长城还在公告中提到,分拆终止的原因是当前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业绩暂时无法满足分拆上市的条件。
据了解,中国证监会明确规定了拟分拆上市公司近三年的盈利能力和拟分拆上市子公司净利润贡献的比例。2022年1月生效的《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一份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拟分拆子公司的净利润不得超过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确保拆迁部分不会动摇上市公司的大部分利润和资产来源,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中国长城业绩波动较大,年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79.87%,非净利润仅1129万元。拟分拆的长城信息2022年全年业绩尚未披露。但据长城信息此前披露,2020年和202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和1.22亿元,2022年1月至6月净利润同比增长18.17%。
IPO询问侧重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
事实上,在2022年9月的上市委会议上,深圳证券交易所还关注了长城信息主营业务的增长和可持续性、与控股股东的关系、独立性、销售模式和权益变化。
智能柜员自助终端、智能制卡自助终端、智能现金自助终端等长城信息主要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均为金融行业客户的银行网点。近年来,银行在线业务的加速发展和人民币数字化的普及对智能终端设备市场产生了影响。基于此,监管机构要求长城信息解释主营业务是否具有增长性和可持续性,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同时,需要解释主动停止现金自助设备业务是否对业务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记者注意到,长城信息在回复交易所第一轮询问时回应了相关问题。该公司表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网点数量稳定在22万至23万左右,但银行业网点转型需求相对强劲。同时,中小银行线下渠道的扩张和县域大型银行网点的增加,也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公司还与主要金融机构合作推广数字人民币。
此外,交易所还对长城信息募集项目的合理性进行了“问号”。据了解,长城信息计划在“国产化影印产品线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上筹集2.33亿元资金,但长城信息信创影印产品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低。基于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大型生产信创影印新业务而不是现有主营业务的合理性,以及发行人现有主营业务是否缺乏增长。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