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子霖
还记得10年前手机无线充电的速度吗?在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无线充电芯片的传输功率一般低于5W,充电效率低,成本高,技术被国际制造商垄断。如今,无线+快速充电几乎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其变化与一家名为美信盛的企业密不可分。
5月22日,美信盛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正式开启资本市场之旅。凭借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技术积累,美信盛近年来不断寻求技术突破,继续努力“加强薄弱环节”在汽车芯片和信号链模拟芯片领域,形成了“电源管理+信号链”的双核驱动力。
“未来三条增长曲线将是LED照明芯片、无线充电芯片和信号链芯片,汽车电子产品也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大规模生产。预计数字模型混合芯片和信号链芯片的收入比例将显著增加。”最近,董事长兼总经理程宝红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无线充电芯片破局者
“无线充电芯片作为数字模具混合系统级电源管理芯片,具有较高的设计和应用技术障碍。特别是,它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接收芯片。它的设计更加困难,对产品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可以代表无线充电芯片的最高水平,并作为无线充电芯片领域的基准产品。”在谈到无线充电芯片的技术困难时,程宝红说。
2016年,美信盛意识到无线充电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成为中国第一家加入无线充电芯片领域的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产品矩阵,覆盖了智能终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不同的应用场景,产品也赢得了许多主要客户的青睐。
“近年来,该公司的无线充电系列产品实现了品牌A、荣耀、传音、联想、小米等国内知名终端品牌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程宝红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对三星品牌终端产品自主开发的无线充电芯片的适应和引进进行技术验证。
据了解,该公司于2018年首次将高功率RX+4:2.无线充电芯片采用电荷泵双芯片架构,推出行业内第一款功率30W、10W反向充电的接收芯片,实现智能终端不仅可以接收无线充电,还可以为其他智能终端提供无线充电的双向充电应用。“这款里程碑式的首发产品,不仅有效缓解了国内整机厂商在这一领域单一依赖进口供应的局面,也让公司在无线充电领域成功打出了‘进口替代战’的第一枪,然后展开了进攻之旅。程宝洪说。
此后,美芯盛先后推出了50W的功率、100W高效接收芯片,在短时间内实现了30W-50W-100W无线充电功率的跨越式提升,进一步将无线充电从实用充电模式发展为可与有线快速充电媲美的主流充电模式之一,引领了无线充电芯片技术的突破和发展。
因此,美信盛无线充电产品的营业收入迅速增长,从2020年的493.35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22亿元,占总收入的3.31%增加到27.75%。程宝红表示,无线充电业务已成为公司的第二个增长曲线。
信号链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信号链芯片研发项目是公司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现有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系统的基础上,为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将产品线延伸到信号链芯片等领域的战略措施。公司已经形成了‘电源管理+信号链’的双核驱动力。”程宝红在谈到公司未来关注的信号链芯片领域时表示。
模拟芯片的信号链(Signal Chain Analog Chip)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能够将多种不同的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一起,实现模拟信号的采集、放大、过滤、转换、编码和解码等多种功能。模拟芯片的信号链广泛应用于音频、视频、生物医学、通信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程宝红介绍,公司自主开发的高压集成工艺设计平台为信号链传感器芯片的设计和开发、灵敏度优化、抗噪声能力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公司结合现有的低功耗处理算法和数字模具降噪技术,在高灵敏度、高精度、宽动态范围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制造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通过不断开发下游产品,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这为信号链产品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信号链领域涉及多种技术,技术壁垒高。公司选择被国外芯片公司垄断的光学传感器作为切入点,系统集成SOC光学传感器,充分发挥其在激光、光学系统、数模混合、图像处理等多学科融合方面的优势。程宝红表示,新产品的研发方向将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在高集成光传感器领域的突破将开启光传感器的本地化进程,为多领域的发展创造更强的技术竞争力。
程宝红说:“我们不仅开发了中国第一个集旋转和按键检测于一体的光学表冠传感器,而且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开发了三合一光传感器,用于手机端应用的亮度检测和近距离检测,以及蓝牙耳机的入耳检测芯片。”。
截至目前,美信盛已推出环境光与接近传感器、光学入耳检测传感器、高精度光学表冠传感器等产品,满足智能手机、TWS耳机、智能手表手镯、汽车电子等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抓住智能物联网终端市场机遇。
汽车电子市场大有可能
在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总体趋势下,对汽车芯片的需求强劲。由于缺乏自给自足,中国的汽车芯片供应系统很容易受到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原因是程宝红认为,在汽车规级领域,由于寿命高、温度环境适应性高、稳定性高,验证过程长,国内汽车规级芯片供应能力企业不多。
近年来,在“自主可控”的大趋势下,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开始瞄准汽车市场,尤其是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汽车芯片短缺浪潮,加速了当地企业对汽车标准市场的深度培育,美新生也是其中之一。目前,汽车电子已成为美新生重要战略的关键一步。
“公司依托数模混合电源管理和模拟信号链实力,从汽车照明,CAN 近年来,SBC芯片/CAN总线接口、无线充电、电源管理等汽车电子应用领域不断增加对相关业务的投资。”程宝红介绍了该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
他说,公司基于现有成熟的产品线布局,为了提高芯片和解决方案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消费品成熟的IPS选择汽车规格过程和汽车规格包装线通过AEC-Q100认证,应用于汽车电子,如汽车无线充电、LED灯照明、供电单元等。
在将原有技术体系升级为汽车规则体系时,美新生也在不断研发和创新汽车电子需求。其中,在雨量/光传感器中,CAN/LYN发射接收芯片,CAN SBC芯片等领域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类型,并逐步建立了AEC-Q100认证体系和技术壁垒。
程宝红表示,在资本市场的帮助下,以更开放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野,全面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投资,基于现有的客户资源体系,深化与终端品牌客户的合作,在应用终端覆盖通信终端、消费电子、照明应用、智能家居、家电、汽车电子、辐射汽车制造、工业控制战略布局领域。同时,公司将继续坚持“主动、雄心、卓越、创新、竞争力”的价值观,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为股东、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