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范子萌
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按兵不动”。
5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保持前值不变。
自去年8月实现不对称下调以来,LPR已连续9个月未进行调整。采访专家认为,5月份LPR报价保持不变,主要与MLF政策利率保持不变、贷款定价偏离LPR较多、银行净息差仍面临压力等因素有关。随后的LPR概率仍将保持稳定,整体贷款利率可能保持稳定,进一步下降的必要性非常低,空间大幅缩小。
LPR在市场预期中保持不变。
LPR报价没有调整,符合市场预期。
核心因素仍然是5月中期贷款的便利(MLF)运营利率保持不变,大大降低了5月份LPR报价下调的概率。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开展MLF运营1250亿元,中标利率保持2.75%不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历史数据显示,央行政策利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LPR的变化;同时,除了MLF政策利率外,LPR的变化还将考虑银行成本端和贷款需求端对额外范围的影响。
从银行成本方面来看,LPR报价没有相应下调的空间。温斌认为,在年初重定价贷款和新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净息差仍面临压力,没有继续下调的空间和动力。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74%的历史低点,较去年年底大幅下降17个基点。
此外,通过降低LPR报价,进一步刺激业务主体融资需求下降的必要性。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目前,在经济复苏、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长明显,经济运行继续恢复良好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应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中,节奏稳定,进一步引导LPR下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高。
LPR的后续概率仍将保持稳定
5月份LPR报价的稳定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将反弹。专家认为,短期LPR报价下调门槛仍较高,后续整体贷款利率可能主要稳定。
一方面,贷款定价受到信贷供需关系的影响。目前,它偏离了更多的LPR。没有必要继续降低LPR以促进降价。今年3月,新发行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5%,较年初和去年同期下调2个基点和41个基点;新发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4%,较年初和去年同期下调12个基点和135个基点。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5月份LPR报价保持稳定,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反弹。”,目前经济已转向复苏过程,但基础仍不牢固。短期内,市场实体的信贷成本需要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为经济复苏创造有利的货币和金融环境。
另一方面,央行最近首次提到“保持利率水平合理和适度”,政策护理贷款定价和利差稳定的意义也更加明显。最近发布的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实施报告提出了“保持利率水平合理和适度”的表述,并延续了第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步下降”的表述。
温斌认为,这表明央行既有推动贷款利率持续下降的总体考虑,也有保持利率在合理适度水平的内在动力。”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的必要性很低,空间也大幅缩小。”
随后LPR的持续下降主要取决于银行息差的表现。温斌认为,除了依赖政策利率下调外,最重要的是与债务方面的改善相匹配,以确保银行净息差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温斌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LPR的概率将保持不变。新发放的一般贷款和企业贷款利率可能稳定在4.50%和4%左右,预计下行幅度不会太大。”。
降低成本和调整结构或“双管齐下”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的重点,专家认为,央行可能会更多地依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定向降息”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虽然LPR保持稳定,但预计央行将鼓励金融机构挖掘LPR改革潜力,鼓励金融机构积极管理债务,并可以通过结构工具或存款准备金率稳定银行债务成本,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基础设施、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企业等重点新兴领域。
温斌认为,后续降息的重要因素仍然是经济和融资修复的可持续性。如果消费复苏的斜率低于预期,房地产链难以实现良性循环,长期投资势头疲软,私人投资继续下降,居民部门信贷复苏重复,年内可能仍有小幅降息的可能性。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