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子霖
2月27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经验交流会议。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会上透露,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密集研究和规划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推进行动。
“各单位要加强改革机构、工作和薄弱滞后环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推进行动计划发布后,应及时认真学习和控制改进,缩短实施计划和工作分类账的制定周期,尽快启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翁杰明说。
本次成果交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话会议的相关部署,落实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会议的相关要求,交流三年行动经验和成果,重新动员和部署近期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工作。
翁杰明首先肯定了三年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果。从理论上讲,三年行动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的重要讨论的集中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国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越来越广阔,理论信心越来越坚定。
从制度层面来看,在三年的行动中,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了140多份政策文件,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各地区和国有企业的政策制度更加完善。三年行动的丰硕成果为公司法、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三年高质量行动实现了“三显著成果”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国有企业独立市场的主导地位,促进了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2020年增长18.7%、26.3%,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较三年行动初增长32.5%。三年行动期间,中央企业共推进4组7家战略重组,法人存量减少44%,全国省级国有企业116组347家实施重组,2150次专业整合。
翁杰明表示,三年行动促进改革意识在干部职工中扎根,形成了强大的改革“潜力”,为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内生动力。
翁杰明说:“虽然三年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改革进展不平衡,部分企业资产回报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国有企业改革仍有许多硬骨头要吃。”。
翁杰明指出,要更加重视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功能,努力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持,促进高水平科技的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注重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资产收益率,突出完善机制、重组整合等改革任务。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促进党委(党)前期研究讨论清单优化,更准确,进一步落实董事会权力,继续深化董事会建设,加快提高外部董事质量和绩效能力,更高质量地实施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确保刚性现金,促进管理竞争、最终调整和不称职退出更广泛、更深入的实施,以市场化的方式推进专业化整合重组,“减少”、治理亏损企业,突出主要责任和主营业务,推动企业真正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这些工作,不进则退,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必须以鲜明的态度把握,不断推进。
“目前,许多地方和中央企业积极加压,开始研究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值得肯定。翁杰明表示,各单位应根据新形势、新变化,重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在巩固深化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加强薄弱环节、薄弱环节、坚实底板、提高优势,研究提出地区、企业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行动的思路和措施,做好“第一象棋”。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