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罗蔓
1993年7月15日,青啤H股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此后,香港市场打开了“H股”时期。香港交易所运用地区优势,将国内企业和国际性资产快速融合,形成了极大金融利率效应,也成了中国公司筹资国际性资产的高效方式。
截止到2022年12月30日,国内公司在港注册的公司数量超过1409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总量的54%,总的市值27.4万万港元,占有率香港股市总的市值77%,股权每天均值成交量839万港元,占香港股市每天总成交量的87%,股权集资额2244万港元,占香港股市总集资额的89%。国内公司自1993年1月至今的股权集资款总金额8.18万万港元,占有率67%。
国营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奠定了深深地印记,长远地影响了港股市场,也助推香港交易所持续7年登上全世界IPO之冠。香港交易所资料显示,自1986年至今的十大新股上市中,除开友邦保险、百威亚太以外,其他8家全是国内公司,且除开阿里巴巴与快手视频之外,其他6家均是H股。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高速发展与居民财富的积累,香港交易所为了能更符合“较大、最重要的顾客”,旨在促进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资本市场数据共享,2014年沪港通开通,2016年深港通开通,沪深港这处数据共享的基础设施架构顺利完成,股票龙虎榜与南下资金正在为A股和港股市场构造带来一些长久的、重大的、有好处的更改,以促进了两个地方市场交易活跃度。
在错过阿里以后,2018年4月30日,香港交易所新修订《主板上市规则》宣布起效,这一场在争论中落地改革创新,是香港市场近25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发售机制改革,容许同股不同权(WVR)架构设计公司与未赢利生物医药企业在港股上市,最新政策还提升《合资格发行人第二上市》章节目录,“为大中华区申请者赴港做第二上市提供帮助”,中国概念股很多重归。
2022年,香港交易所再度做出系列产品改革创新,包含数据共享扩充,引进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发售体制,将国际贸易公司列入港股通,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列入数据共享买卖,“交换通”和期货合约还在稳步推进,预估没多久可能落地式,港元-rmb双银行柜台方式或双银行柜台股票庄家体制很快就要发布。
2023年3月31日,特专高新科技企业上市最新政策宣布起效,准许无收益、无获利的科技有限公司来港发售,减少了特专科技有限公司上市要求,向大量创新企业开启了发售大门口,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方式。
而纵览香港交易所发展脉络,基本上每一次都能够准确捕获那时候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脉率,使之从一个亚洲地区二流的地区性交易中心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发售与集资款核心之一,从而向着财富管理中心发展趋势。
如同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常说,洞悉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进取、锐意进取,积极联接,进而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多元化的销售市场。今天的香港已经开始一个“联接”的新篇章,这一新的篇章代表着中国香港联接我国、亚洲地区与世界的新维度,使香港市场更具有生命力。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