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李雪峰
见习生 黄钰霖
“金三银四”,每一年的3、4月是公司招聘最热门的潜伏期。但是,记者走访发觉,在今年的金融机构人力资源市场的火爆来的比以往提早一些,例如平安、浦发在2月中下旬就正式开启校招,招行乃为引进人才增设了“冬天招骋盛典”,去年12月和在今年的1月不断发招聘信息。
“我们都说在今年的校招是‘比较忙校招季’!”上海财大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今年的校招做为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个公布招聘季,金融企业、政府机关单位等各种招标方招骋供不应求。
新闻记者整理6家国有银行及12家股份行(没有分公司)的校招资料后发觉,春季校园招聘的金融机构大多为地区支行,聘请范畴包含管理培训生、网络营销、信息技术等几种职位,在其中金融科技人才仍然是金融机构拉拢最热门的目标。
考研报录比100:1
“金融机构热”风靡校园招聘
“2023届大学毕业生将达1158数万人。”在3月初国信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部长王晓萍详细介绍,伴随着经济形势总体变好,在今年的就业前景将继续转暖,维持总体稳定,但招人难、就业问题并行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明显。
就业问题的寒流到来之际,商业银行正在为“稳就业”作出贡献。以国有银行的校园春招为例子,农行、工行均晒出了破万职位,中行、建行都有4000好几个招聘职位,这4家国有行给予的工作岗位总计超出3万只。华东地区某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校园内开办的多局金融业应聘求职盛典中,“每一场金融机构都占据了大部分”。
“整体报录比例在100∶1上下。”某股份行承担招人的职工向记者透露,今年校招中金融机构的确非常受欢迎。为了能更加高效开展好招聘人才,金融机构仍在内部结构临时性培训了一批招聘官,开展求职者的简历投递和核查作业。
在招聘职位多、种类广泛的吸引住下,金融机构正成为很多应届生应聘求职优选。中央财大大学应届生陈女士向记者表示,他在上年校招和在今年的校招里都面试了大部分银行的工作岗位。除开有潜力的薪资和系统化的培养计划外,陈女士将“抵御风险”水平做为应聘求职考虑的重要依据——“金融机构做为金融行业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很谨慎,更容易抵御风险。”
“校招恰好在全球疫情管理措施提升以后,经济回暖让各行业的岗位要求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有高校教师介绍说,尽管春季校园招聘的总体规模一般低于秋天,但是今年校招职位认可度极高,许多学生都收到令人满意的银行职位邀请。
争夺“抢手货”
金融机构各出新招
在今年校招中,金融服务科技领域优秀人才仍然是应聘求职市场“抢手货”。新闻记者梳理发现,6家国有行和12家股份行含有超三分之二的保险公司在校招发布互联网金融相关岗位。
伴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既懂金融业通晓高新科技”专业人才的高效续保变成必定。这一趋势,在2022年大部分银行工作的人员结构调整之中有所体现。交行、兴业在2022年的财报数据里都尤其明确了金融业尖端科技人才和经费预算投入状况。
交行2022年年报表明,在这家银行“互联网金融万人计划”的带动下,业内金融业科研人员总数较三年前提高近70%,过去三年科研投入年均增长速度贴近30%。在这家银行校招公布的7个总公司职位中,有6个归属于金融业国家科技部及企业战略转型公司办公室,包含IT、数据库管理、程序开发等不同方向。兴业即在2022年完成了科研投入、技能人才的同时翻一番,这家银行在今年春季校园招聘中,也发布了好几个互联网金融相关岗位。
为了能锁住金融科技人才,金融机构各出新招。大部分银行为金融科技人才增设了招骋帐户,例如平安银行“民芯”金融科技人才方案、工行“高新科技精英”职位等,主推完备的培养方案和职业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职位招聘也越发前置化。校招尚未结束,各行各业已热火朝天地进行金融科技人才夏令营和暑期实习生招骋。最近,招行举办了第7季FinTech夏令营的开营仪式。招行人事部经理齐向昱在仪式上表明,FinTech夏令营是招行夯实技能人才核心竞争力一大神器。
一位报考招行FinTech夏令营的上海交大学生们介绍说,添加互联网金融夏令营,一方面就是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专业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夏令营争得一份“提前批次offer”。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农商银行还在加速金融科技人才的队伍管理,青岛银行、成都银行等众多区域性银行的校园春招均发布金融科技岗位。以上上海财大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也向媒体确认,今年人才招聘会中,城市商业银行、农商银行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量相比去年有所提高。
企业战略转型加快
提升金融业科技人才培养
2017年迄今,中国已经有85家高等院校教育部办理备案并得到审核,设立金融科技专业。
“在我国金融科技人才供货也有比较大空缺。”中山大学互联网金融学院教授张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高度重视金融业科技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金融业学校共识,但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周期时间,现阶段优秀人才供货没法相匹配市场的需求。
“年轻金融科技人才,都希望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上得到广泛应用和提高。”张瑞说,商业银行走在互联网金融转型的最前沿,且信贷业务综合型高、数量多,是有关优秀人才极好的立足之地。因而,本专业每年都会有近过半数毕业生进到银行职员。
据统计,应届生金融科技人才进到金融机构后,一般会分离至产品运营、大数据应用及后台管理产品研发三类职位。记者注意到,在企业战略转型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金融机构针对金融科技人才的使用慢慢推进,除开经营方面的数据库管理和产品研发,大部分银行逐渐打造出金融科技赋能零售金融、科技金融、金融创新等差异化经营路线。
“上年,大家在现有前提下优化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位。”张瑞表明,依据金融科技应用行业的延续,校园内人才的培养的路线也需要优化提升。除开原先的综合型金融科技专业,中山大学互联网金融学校新开设了金融体系与产品研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区块链信息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等3个职业方向,分别代表银行金融科技的前台、云管端、后台的不一样项目需求。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