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贺觉渊
4月18日,国家财政部举办2023年一季度财政收入状况记者招待会,国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详细介绍一季度财政收入数据信息以及后续工作要点,并回应了证券日报新闻记者有关当地政府怎样用实用足专项债券额度提出的问题。
2023年一季度,全国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2341亿人民币,同比增加0.5%,总计增长幅度比1~2月提升1.7%,实现由负转正定级。
国家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办公室主任薛虓乾在会上表明,危害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的独特要素关键只有两个层面:一是一部分2021年末收益在去年初进库,拉高数量,降低在今年的收益增长幅度。二是上年加工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缓税于今年进库及部分税款错期进库,拉升在今年的收益增长幅度。扣减独特因素的影响后,一季度收入增加3%,1、2、3月份全国各地收益各自提高1%、4%、6%,财政总收入呈回稳往上趋势。
“从收益中后期行情看,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回暖也为财政收入增长给予基本上支撑点,财政总收入有望继续回稳往上。”薛虓乾表明。
经济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财政部预算司副处长宋利表明,国家财政部已经采用相关措施,促进夯实经济发展回暖趋势,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中,分别为及时做好预算批复下发工作中、加速地区政府专项债券发售与使用、健全税金税收优惠政策。
据他介绍,1~3月,全国各地在提早下发的新增加债务限额内,发售用以工程建设新增加专项债券为13228亿人民币,关键适用市政工程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建设、社会保障及其保障安家住宅等中共中央、国务院令确立的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对推动扩大有效投资、维持经济平稳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宋利还回应了证券日报新闻记者有关当地政府怎样用实用足专项债额度提出的问题。他指出,国家财政部已经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管理方法,具体指导地区用对地区政府债券资金,充分发挥专项债券平稳经济发展大盘积极意义。一是将债务限额立即下发全国各地,并督促地区搞好2023年新增债券发售应用工作中,深入推进重大项目,促进尽早产生实物工作量。二是具体指导地区依照“资产跟随新项目走”标准,提升项目储备品质,提升专项债券看向行业负面清单管理。三是将专项债券收入支出全方位列入全面预算管理一体化范畴,禁止“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等情形,避免资金挪用。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